文章

【特别报导】走一条古诗里的老街:九百年的小县风情──高淳老街

【作者】
文_林欣婕/旅读中国 图_留荣锋/旅读中国、四方当代艺术湖区 感谢_南京市台办协助提供部分景点解说服务
2018.04.20

固城湖旁,官溪河沿著一条小市街缓缓流下,古老的市街,青砖石上杂沓的人声、车声、摊贩声,从宋朝至今,已热闹蒸腾了九百年,这里是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称的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在明代成形,经明清两代的河运交通而繁华一时,清代诗人查慎行(小说家金庸的先祖),访高淳时写下的〈高淳〉一诗:「县小无城郭,桥长即水门。鱼虾腥作市,鹅鸭闹如村。」更是生动描绘了百年前高淳老街的风情。

 

牌坊。高淳老街入口牌坊。牌坊两面的题词,分别为「高纯老街」与「金陵第一古街」。为社会学家兼书法家费孝通,在一九九八年一游高淳之后,留下墨宝为老街题的词。

 

「高淳老街的经营规划,并没有把居民迁出,而是保留在地居民的原始生活状态,」身为在地人,导览员史舟舟强调,这里的鞋舖、羽毛扇店、糕饼店⋯⋯,许多都是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在地老店,就算不是由第二、第三代随著家里的老爷经营,也是自家媳妇帮忙顾店。因此,今日的高淳老街,除了保留了百年前明代的街貌与建筑,原有的居民跟店家更是高淳老街的灵魂,更完整保存原汁原味的人情与文化。

 

老街玩赏游览散策

 

如今,漫步在高淳老街,可以走进过去的首富宅邸「杨厅」,看看古代富商家的天井与小姐绣楼,一览融合徽派与苏南香山派的建筑;拜访「吴家宗祠」,曾是近代抗日时期的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展有相关文物,并可见到干隆亲赠的「孝子匾」。

 

街上更是卧虎藏龙,像是「响生羽毛扇」等老店,经营者本人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来此除了能挑选在地手工工艺品,如果遇到老师傅本人在店里,更能一览其出神入化的制作手艺。

 

杨厅。清末高淳富商宅邸,为代表性的明清商住楼,最早为五进的结构,如今只存三进,留有店面、天井、帐房、客厅、小姐绣房等。因位于安徽和江苏交界,可以一览徽派与苏南香山派等两大建筑风格的融合。

 

响生羽毛扇。羽毛扇制作工艺在高淳已有千年历史,相传三国时诸葛亮使用的羽毛扇即产自高淳。制扇四十年的邢响生,于二○一○年获颁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走一趟高淳老街,看看九百年的文化底蕴,如何转化为美食、文学、工艺、建筑、展览馆等各种形式,蕴藏在短短八百公尺的一条街道里,就等游人来一探究竟。

 

古汉语的活化石:高淳方言

 

「洗菊菊」是蜘蛛,「努努」是鱼,「宝宝痛」是在讲肚子痛。早在六千年前,高淳即有人类居住,为高淳方言打下古老的基础,声调灵活生动的高淳方言,获誉为现今「最接近古汉语」的一种语言。来听听「梅家鞋舖」九十岁的创办人梅位炳师傅,用道地高淳话朗读李白的〈姑孰十咏•丹阳湖〉。

 

李白〈丹阳湖〉←点击聆听高淳方言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4月号【纵走京杭大运河】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