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香港160年.艺游180度(三)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旅读 图_邝介文/旅读
2024.04.08

疫后再访,最实在的感受是:香港人变了,导致香港变了;香港变了,导致香港人变了。不清楚是文化的艺术的景点多了,所以香港人开始亲近文化艺术;抑或香港人开始亲近文化艺术,于是文化的艺术的景点多了?

 

香港故宫的落成营运,之于艺术圈子是件大事。七个常设展厅外加两个特别展厅轮番上演来自北京的、来自本地的、来自世界的收藏(比诸五月将于台南奇美登场的〈从拉斐尔到梵谷:英国国家艺廊珍藏展〉,巡展的上一站就在香港)。香港故宫馆内特色,本刊封面故事《两岸故宫100宫略》已有详述,我想说的是关于它的所在位置──西九文化区。

 

 

 

 

 

路线三2024:西九的雅与西九龙的俗

 

对于老香港人(一九九七以前出生者)而言,心中只有西九龙而没有西九。前者专指弥敦道以西的油尖旺区,尤其庙街;后者则是比西九龙更西的填海地。这片因为政府意欲「创地标,显文化,添悠闲」而生的近四万公顷土地,现有戏曲中心、自由空间、M+视觉文化博物馆以及香港故宫四个大型场馆,预计未来另有演艺剧场、音乐中心等等设施落成,加上场馆与场馆之间的滨海绿地,串连一条地标-文化-悠闲兼具的城市漫游路线。

 

 

 

 

   

如果故宫是「显文化」,那么M+应当是「创地标」。横向板楼之上立著竖向板楼,呈现倒T字型的视觉博物馆,近看/仰视宛如积体电路的墨黑墙面,入夜以后竟成液晶萤幕,轮番上演各色视觉艺术──当然,必得站在对岸中环码头始能窥其全貌。此时,它便又深入寻常百姓家地成为维港万千灯火之中的一盏,替世界三大夜景贡献心力。枉论整个西九文化区偌大草坪,为香港市民添了多少悠闲,每逢周末,野餐的野餐、遛狗的遛狗、放电的放电,向来热爱标榜无敌海景的房地产商万万没能料到,香港能有一席免费的海景。

 

其实绿洲一直都在

  

 

 

 

旅途尾声,从西九返回西九龙,弥敦道以西的油尖旺区,彷彿从二〇二四回到一八六四。油麻地天后庙里我双手合十,向妈祖祈愿,十八港币换来一纸两寸见方的金箔,细细敷在庙前一艘本该是木船、现下已成金船的龙舟上。金箔贴在船首庇佑突飞猛进,贴在船身庇佑财源亨通,贴在船员象征在职顺遂,贴在船尾则是行运到尾。但别以为油麻地人见钱眼开,天后庙旁的书院改成无人书屋,过去书声朗朗而今书香盈然,自己读书自己买书自己结帐,也从没听说过有偷书贼。

 

这么一趟穿梭百六十年的大城微旅,从大馆到小庙、从酒店到民宅、从滨海到填海、从失传到继承,人人以为的「文化沙漠」其实一直坐拥绿洲,何况香港仍有近四分之三的土地尚待开发?倘若本地居民需要历经一段疫情,这才终于发现文化自然其实不假外求,作为外地游人的你我,需要的仅仅是一张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