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到北京放寒假】北京2019心得

【作者】
文_陈慧慈 图_王吟兰
2019.02.27

速度、坚韧。这是我从这次的旅程归结出来觉得最能代表北京的两个词。

 

速度。

 

这座城市里人们的步伐快速,但整座城市更像一个大轮转盘,每天有著稳定而飞快的速度运转著。这种速度感从政府开始贯彻整个北京上下不同阶层的人民。政府不断的进行建设及开发,使得城市的发展如同一环、二环、三环,直至现在的五环、六环不断的扩展出去;北京城就像个黑洞,不断吞噬、不断扩张。

而这里的企业变迁亦是如此,新创公司犹如雨后春笋,不停地设立却也不断地淘汰。就以共享单车而言,这已不仅仅只是摩拜和ofo的行业竞争,更是ofo、摩拜对于这快速交替时代的竞争;如同自行车竞赛,谁的轮子能以飞快的速度运转,却不会因此摔车,谁才有机会在竞赛中取得优势。而这取决的往往不是轮子的转速,是每个上下弯道,谁的环境调适力最好。

既然政府和企业都在以高速转动,人民生活其中势必得适应这种速度。都市的人民各个无论是在企业任职、自行创业,又或者是开出租车、送外卖,都得有些能耐,才能在这变化万千的北京城生存下去。

 

 

坚韧。石砾里的种子

 

前面提的是北京这几年高速变迁的速度。接下来要提的是我在旅程中观察到整个社会在变化快速的时代中如何迅速调整自己,使其在变迁中能存活下来。首先,去过706青年空间,让我感受到北京青年在处处受限的环境下,如何努力的为自己争取一块能自由讨论、进行活动的空间。尽管偶尔会有警察来查,甚至是在明面上被禁止,但仍被人们努力的保留下来。

再者,以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参观了字节跳动、有好东西,或者是从几位创业者身上,我发现他们都在以最高的视野、各自前瞻企业精神或是创业价值去发展。这些企业、创业者带给我的感觉是生机蓬勃的职场氛围。

最后想举的也是我自己最兴趣的领域–中国的非营利组织。透过这次的旅行,我们接触到了几位从事NGO、社会企业性质的工作者。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团体是位于北京郊区从事社区工作的农民之子。从我们的农村参访可以发现生活在这北京郊外曾经的农民们,他们在北京城不停的都市化下进退两难。从前的生活方式已被彻底改变,土地不停地被征收,没有人知道下个三五年会是怎样,农民之子便是要服务这群人,他们尝试在不同面相建立社区认同。它让我感受到的是一股强大而坚韧的力量。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依然有人愿意献身于关照底层百姓,让人特别敬佩。

在旅程中,我不断的去比较北京和台湾的差异,发现了方便的行动支付、滴滴、随叫随到的外卖等很多新奇的东西;当然也有体验了专属北方城市的寒冷、感受到政府推行政令的铁血手腕、种种的一些限制。然而,当我回到台湾再度去思考旅程中所看到的一些人事物,我却觉得虽然可能因地域环境所形成一些文化差异,但就以人性来说却是相同的。人们受到限制,但想发声的愿望却相同;人们也都还是得为了生活去拼搏。

 

↶↶↶加入旅读LINE@好友,好康优惠讯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