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老运河玩出新创意:拱宸桥+小河直街

【作者】 黄采薇
文_黄采薇/旅读中国 图_黄采薇、吴尚鸿/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受访单位公关照片
2018.06.25

小河街生活气息浓厚,是对设计有兴趣文青们的朝圣地。

 

杭州市区北面的拱墅传统上公认为是老工业区,但近年一连串改造工程让大运河沿岸亮丽转身。北从轻纺桥起,南至康家桥,要论杭州老底子和新创意的融合,大概没什么地方像这一两公里的河岸步行街做得更彻底了。

 

年轻手艺人的创意聚落

 

沿著运河往南走到小河街已经出现不少民居,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清末明初这里曾经繁华一时,一河两街,每户两层,临街的一楼是店铺,二楼即是商家住所,这一带居民祖辈依靠大运河营生,从事搬运、造船等工作,当时的店面多半也是服务在地人的基本需求,杂货店、理发铺、酱菜坊等等,时光荏苒,现时这一带更多是年轻艺术家的独立工作室,刺青、手工皮具、摄影、古琴、花艺坊,不一而足。

 

 

最能留有就日气息的约莫是小河直街十五号的方增昌酱园,这是当地有名的老字号了,创立时老板就叫方增昌,过去周边居民都吃他们家酱菜长大。只是随著时间推移,酱铺已然易主,现在的老酒、酱菜多数卖给外地观光客,倒是将粉墙黛瓦的旧式建筑当作景点,是小河直街区热门的留影打卡地。

 

穿越回上世纪的时光隧道:吴理人民俗艺术馆

 

吴理人生长在运河边,八○年代中期,杭州城开始拆迁,看著老房子一栋栋倒下,当时才廿多岁的他很心痛,「文化不能在我们手里断掉!」凭藉这股信念,他试图用画笔追赶怪手的速度,以水墨画向更年轻的后辈讲述他生于斯长于斯,也成家于斯的杭州运河风光。于是,小热昏、油墩儿(江浙地区流行的萝蔔丝煎包)、半山泥猫(杭州地区泥塑公仔,据说最早是源于江南地区养桑蚕害怕老鼠侵扰,供在家里的镇「鼠」之宝)、葱包烩(同样是江浙传统小吃,以油条和小葱裹在饼内烧烤而成)、王星记扇子(杭州老字号工艺品,和龙井、丝绸并称「杭产三绝」),这些非吴语区居民多半不懂得的杭州风物,都成了画中元素。他的作品,是杭帮民俗最好的展示台,而吴理人民俗艺术馆则提供了一条穿越至上世纪的时光隧道。

 

民俗艺术馆目前由吴理人的女儿吴娴打理,展示了吴理人多幅作品,免费对外开放。进门了不要害羞,询问有没有艺术家的新作《十里银湖墅》在不在展期,若有机会亲见这幅六公尺真丝绢画上的运河风光,不光看到今日杭州,还同时品读它的历史。

 

 

吴理人民俗艺术馆

 

 

地址_杭州市拱墅区桥西直街17号

微博_http://t.cn/Ruq0UPP

 

↶↶↶加入旅读LINE@好友,抽东航来回机票!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6月号【本草纲目:给世界的情书】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