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黄土深处的「脸书」:中国俑

【作者】
文、图_王远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2019.05.10

中国俑的制作发轫于商代的匠人造俑,源于大众对土地的神秘敬畏和「事死如事生」的历史传统。陪葬俑在秦汉时期达到鼎盛,到北宋逐渐衰落消亡,遗留下来造型多样、数以万计的各类陶俑。其中规模较大、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均出自秦、汉两个朝代黄土深处的陵墓。

 

秦俑把中国陶俑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写实高峰,而汉俑的出现则把陶俑艺术推到了无与比肩的写意之巅。我花费近二十年时间辗转于西安临潼和高陵、咸阳杨家湾、徐州狮子山、淄博山王村、青州香山等地,走访并记录这些历史珍宝。

 

为什么古人对俑如此热衷?这些穿越历史风尘的中国俑,至今仍是个难解的文化密码。

 ©王远昌

 

观秦俑,聆听大秦余韵

 

一九七四年三月,骊山镇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了真人般大小的破碎陶俑,随著考古学家们的挖掘,承载著深邃历史和悠悠况味的陶俑,从尘封的光阴中托起,带著泥土的深邃、新鲜和纯粹的厚味。

 

多数学者认为,秦兵马俑坑仅是秦始皇帝陵近一百八十座陪葬坑中的一座。也有专家认为秦俑与秦陵并无关系,是为纪念战功而立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讨论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申遗的会议纪要中说道:「主席团意识到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秦始皇兵马俑自发现以来,考古学者一直未曾间断过它的考古、研究及修复等。每天,从事秦兵马俑保护修复工作的文物修复师,走的最多的路,就是从俑坑到修复室的路,而打交道最多的无疑是这些静默无语的陶俑。日复一日,繁忙而紧张,他们凭藉著智慧、经验和一双擅于运用各种技法的巧手,通过拍照、画图、比对、拼接等技术,将每个残片(最多时一具俑四百多片),遵照本来面貌修复还原,仅是一具兵俑而言,一般需要十道工序,半年至三年时间,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堪称是让兵马俑复活的「文物医生」。在一次修复陶俑的过程中,细心的考古人员发现,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陶文,这些陶文少则仅一个字,最多也不过四、五字。这些究竟是记数的编号数字还是陶匠名字,亦或是尚不知含义的刻符等,还有待考古学家去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王远昌

 

赏汉俑,回望盛世华章

 

汉朝的随葬俑除了兵马俑外,还有侍俑、娱乐俑、劳作俑、动物俑等类别。

 

娱乐俑中有乐舞俑、杂技俑、说唱俑和六博俑等。材质上有陶、泥、木、银、铜、石、瓷、铅、铁等。到了东汉,还出现了深目高鼻的胡人俑。乐舞俑多成组出现,在完整的一套组合当中,有翩翩起舞的,也有手拿竽、瑟、笙、鼓等乐器伴奏的,人物表情灵动,俨然是一个颇具阵容的乐队。他们神采奕奕,双臂向前平伸,左手勾曲,右手或挑拨或抚琴作弹奏之势,宽大的袍袖随著击乐的动作飘扬,美妙的乐曲从指尖流淌。让人仿佛听见丝竹管弦,间声杂糅,如泣如诉。

 

 

另外,依据楚王陵兵马俑的考证,可确知徐州的美食之都美名由来已久。在楚王陵陪葬墓出土的「厨夫俑」也惟妙惟肖,衣著装束几乎与当今的厨师十分相似。楚王陵里粉仓、厨房、钱库、乐舞厅、会客厅应有尽有,画像石中也有不少栩栩如生的宴饮场景,可见汉朝饮食文化,已不再局限于先秦时代满足温饱,而是要吃出滋味。

 

从秦到汉,陪葬陶俑的种类、形态都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映衬出陶俑背后的历史变迁。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9 年 5 月【完全保存版:世界文化遗产53+】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 

 

 

 ↶↶↶加入旅读LINE@好友,好康优惠讯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