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编辑室报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作者】
文_吴歆宜/旅读中国 图_石磐石/CTPphoto、
2019.05.01

自一九八七年首批世界遗产成功登录后,中国大陆便刮起一阵申遗热潮,历时卅余年,方兴未艾。

这股高涨的热情背后,并不仅仅出于文化保护目的,貌似更多著眼于「金字招牌」傍身后,来自中央政府的开发资金挹注及巨大门票收益。二〇〇〇年,山西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后,隔年门票收入立即翻涨三十倍,足以一窥其经济效益,更别说还有长城、兵马俑、九寨沟等经典景点的珠玉在前。

 

惊人的开发收益、对民生经济的肉眼可见的改善,结合地方官员对争取政绩的需求,三者一拍即合,创造了前所未见的申遗狂热──上至省级政府下至地方单位,争相举债投入人力物力,只求搭上这班经济发展高速列车。

 

据中国大陆世界文化遗产资讯产业中心资料,中国大陆总计有两百多处地点正积极筹备申遗,其中六十二处纳入预备清单。假设每一项目耗时五到十年筹备,少说得投入几亿人民币资金,钜额前期投入,使得一朝「鲤跃龙门」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大肆开发与天价门票。最终,遗产的文化价值不但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反而遭受人为破坏。

 

本质上,经由利益驱动的中国式申遗,与世界遗产计画「保护濒危遗产」的初衷并不相容──文化资产的维护与保持所费不赀。近年来,早期热衷申遗的欧美大国纷纷因不堪重负而停止申报,比如美国在一九九五年后就不再积极参与,而将相关资金转移到国内遗产保护;英国也于二〇〇八年宣告,由于维护和修葺费用远大于旅游效益,因此决议退出。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民间渐渐酝酿出对申遗狂热的反思,一如今年三月甫卸任的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所说,「申遗只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绝非唯一选择。成为世界遗产更多地意味著保护全人类共有遗产的责任和承诺,远不仅是观光开发的宣传手法,相关单位应「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申遗,端正申遗目的」。

 

终归,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杀鸡取卵式的申遗路只会越行越窄。适逢近年中国大陆也许有望取代义大利,成为世界遗产总数最大国,是该暂缓脚步,思考如何平衡保护和开发。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9 年 5 月【世界文化遗产53+】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 

 

 ↶↶↶加入旅读LINE@好友,好康优惠讯息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