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粮】第十九届台北电影奖:止于台湾的流浪者之歌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旅读中国 图_前景娱乐、台北电影节
2017年7月号 第65期
2017.07.12

去年金马入围名单揭晓记者会上,曾经有这么一个魔幻时刻:当主办单位宣布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工作者奖落赵德胤时,当下众家媒体先是静默思索,再是会心微笑,最后爆发热烈掌声。诚如颁奖典礼舞台,赵导如此说道:「如果一个除却生存以外毫无梦想的缅甸小孩站在这里,算是一个励志故事的话,那么台湾恐怕是全世界唯一能让励志故事发生的地方。」再没有什么是比一个「缅甸」华侨,终被视为「台湾」电影人,更令人振奋的了。

 

自幼由母姊含辛茹苦养育成长、资助出国的导演赵德胤,离乱与飘零彷彿宿命一般,是作品当中逃脱不开的母题。一如《再见瓦城》女主角莲青(的父祖一辈)从云南到缅甸、从缅甸到泰国,并且期待从泰国到台湾,失根兰花般的滋味,赵德胤自是能够体悟个中酸楚。因而比起最佳导演,荣膺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工作者,反倒才是最实至名归亦体己贴心的嘉勉。

 

电影描述缅北华人莲青,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偷渡至泰国,结识了另一同乡厂工阿国。二人相濡以沫、相知相惜,却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企图与欲望,让莲青再度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打算移居台湾。于此,便与一心想著荣归故里的阿国,种下无可挽回的裂痕。

 

跨国资金/资源已成影坛普遍趋势的如今,影片国籍归属问题日益难解。以《再见瓦城》为例,论资金,来自台缅法德;论导演,是台籍缅甸华侨;论演员,是台湾人饰演缅甸人;论故事,百分之百场景发生在泰国;论幕后班底,更是五湖四海五花八门。因而无论戏里戏外(莲青来台湾、赵导来台湾),本片在在突显国界/国别/国族问题的荒谬。

 

电影开头一幕,莲青买通「摆渡人」(专门在泰缅边境往来接送偷渡者的专业打手)自河右岸渡向左岸。这个镜头拍得气定神闲、不动声色,几乎无法置信所谓偷渡就是这么轻而易举,不过就是一条河罢了。然而接下来莲青在整部电影里头付出的挣扎、奋斗、尊严,甚至生命,却也都源自于这「不过是一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