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鄭和為什麼沒有環遊世界?從《鄭和下西洋》看古人對世界的想像

【作者】
文_ 李開周 圖_ 李開周、圖蟲創意、全景視覺、Wikimedia Commons
2023年7月號 第137期
2023.06.30

(首圖)昆明晉寧鄭和公園©圖蟲創意

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創造了中國史上前所未有的航海紀錄,更製造出古代世界無出其右的巨輪「寶船」。既然鄭和如此厲害,為何終究不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是如麥哲倫一般展開環球航行?

 

十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鄭和下西洋》,主角是明朝那位大名鼎鼎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主線自然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劇中鄭和在人格上幾乎完美,他目光遠大、堅毅果決、足智多謀、公而忘私。他率領的船隊更是威風凜凜,每航行到一個地方,都讓當地土著目瞪口呆、驚駭不已。然而這部片子始終沒有涉及到一個問題:既然鄭和那麼牛,為什麼沒有像後來的哥倫布那樣發現美洲呢?為什麼沒有像麥哲倫那樣實現環球航行呢?

 

馬來西亞馬六甲市的鄭和像©Marcin Konsek/Wikimedia Commons

 

一艘超級巨輪的誕生

 

現在我們不妨結合劇情,回顧鄭和下西洋那段歷史,看看他用的是什麼船,遭遇了何種險境,他和他的船員在遠洋航行中,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又有多深。

 

本劇第廿一集,南軒公(一位虛構人物,在劇中是鄭和的智囊)登上鄭和的「天元號」,感慨地說:「老夫航海幾十年,都沒見過這麼大的寶船!」

 

鄭和「寶船」究竟有多大呢?《明史‧ 鄭和傳》記載:「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四十四丈長、十八丈寬,這樣的船在鄭和船隊中有六十二艘。明朝尺度與今天相近,一丈約為三公尺,十八丈即五十四公尺,四十四丈即一百三十二公尺。一百多公尺長,五十多公尺寬,上寬下窄,粗略估算排水量在兩千公噸上下,與現在動輒幾百公尺長的萬噸貨輪相比,並不算大船,然而在古代世界卻無出其右,既比明朝以前的船隻大得多,也比與明朝同時代的各國船隻大得多。

 

明朝以前,宋朝是航海大國,宋徽宗派出兩艘出使高麗的「萬斛神舶」,是宋朝時打造的最大木船,長三十餘丈,寬六丈五尺,比鄭和寶船要小。在鄭和下西洋幾十年後,歐洲航海家哥倫布率領船隊去印度,總共只有三艘船,其中最大的旗艦排水量還不到一百公噸,比鄭和寶船小得可憐。

 

《明史‧ 鄭和傳》是清朝人寫的,在寶船尺寸上有沒有可能出錯呢?我們可以參考明朝人馬歡的記載。馬歡是鄭和下屬,鄭和七次下西洋,馬歡參與了三次,後來寫成《瀛涯勝覽》一書,對鄭和寶船也有描述:「寶舡六十三號,大者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與《明史‧ 鄭和傳》裡的描述相比,馬歡的描述可能更精確,寶船數量從六十二艘增加到六十三艘,大船長度從四十四丈增加到四十四丈四尺。

 

南京靜海寺紀念館內的鄭和下西洋天妃護佑浮雕©全景視覺

 

明朝鄭和戰船模型©全景視覺

 

若遇混海龍,如墜噩夢中

 

明朝沒有蒸汽動力,航海主要靠風,鄭和寶船體量巨大,每艘船上要用九根桅桿、十二張大帆,停泊時用到的鐵錨需要兩百名水手合力才能抬得動,這些數據在明朝另一本文獻《西洋番國志》裡有記載。

 

船體越大,越不怕風浪,但是船大難調頭,遇到海盜劫掠就難以避開。鄭和有沒有遇到過海盜呢?本劇裡有一位窮凶極惡的海盜,名叫陳祖義,綽號「混海龍」,不僅試圖打劫鄭和船隊,而且陰謀煽動渤泥(今屬汶萊)國王舉兵攻打鄭和。這個陳祖義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瀛涯勝覽》曾提到此人,最後被鄭和俘虜,送到北京砍了腦袋。

 

其實鄭和並不怕海盜,因為他的船隊規模太大,不僅有他和官員乘坐的寶船,還有滿載瓷器和其它商品的貨船,更有架設著火銃和拋石機的砲船。鄭和晚年撰寫《通番事跡之記碑》:「和自永樂初奉使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說明他每次下西洋時要率領大大小小一百多艘船,還有幾萬名官兵保駕護航。相比起來,幾十年後哥倫布去美洲僅三艘船,百餘年後麥哲倫環球航行僅五艘船,船上除了水手和商人,只有教士和醫生,從無正規軍人護航,真是寒酸得多。

 

所以,我們必須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那個核心問題上:鄭和那麼厲害,他的船隊那麼厲害,為什麼沒有發現美洲?為什麼沒有實現環球航行?為什麼後面這些豐功偉業被船隻很小、裝備寒酸的哥倫布和麥哲倫取得了呢?

 

迷茫時,讓星星來指路

 

是因為船隻動力落後嗎?絕對不是。鄭和船隊沒有蒸汽機,靠風力航行;哥倫布和麥哲倫也沒有蒸汽機,也是靠風力航行。哥倫布和麥哲倫都裝備了三角帆,能借側風甚至逆風的力量行進;鄭和船隊裝備的是從宋朝就有的多桅梯形帆,功能與三角帆相同,也能借側風和逆風的力量行進。

 

是因為在海上測定方位的技術落後嗎?也不是。在哥倫布和麥哲倫航海的時候,主要靠太陽、月亮、北極星、指南針、象限儀、星歷表和前人留下的海圖來定位;明朝人沒有發明象限儀,也沒有製作過星曆表,但測定方位的技術絲毫不亞於同時代的歐洲。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裡,每艘船上都有海圖、指南針、牽星板和「過洋牽星圖」,其中牽星板的功能類似象限儀,過洋牽星圖的功能類似星歷表,夜晚航行時,有經驗的水手左手舉起牽星板,右手牽繩,目測北極星或其它恆星與海平面的夾角,就能估算出船隻所在的緯度,再查閱過洋牽星圖,就能知道船隻所在的大概位置。

​​​​​​​

其中原理很簡單,我們以北極星為例,假如從北極點觀察北極星,它一定高懸在頭頂上,與地平線的夾角一定是九十度;假如從赤道上觀察北極星,它一定與地平線或者海平面齊平,與海平面的夾角就是零度;假如船隻沿著北緯十五度線航行,那麼船上水手每天晚上看到的北極星與海平面夾角都將是十五度。鄭和船隊就是藉助這個原理,用牽星板和過洋牽星圖為自己定位,避免在夜間航行中迷失方向。

 

明朝《天妃經》卷首鄭和下西洋圖,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描繪鄭和下西洋船隊畫像。

 

在地球邊緣看世界崩落

 

測量技術不落後,船隻動力不落後,那麼鄭和船隊落後的地方是什麼呢?主要是對世界的認知太落後了。如今我們將鄭和稱為偉大的航海家,這不算過譽,但是這位偉大的航海家卻不知道世界是一個球,更不知道一直向西或者向東航行就能回到起點。

 

本劇第五十九集,鄭和與其愛徒宋天交談,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想,說船隊若沿非洲東岸一直航行下去,肯定會在某個地方與大西洋相通。實在講,這一處情節過於拔高了鄭和的世界觀,因為在鄭和心目中,整個世界模型就是「天圓地方」,天像一口鍋蓋,籠罩在四四方方的大地之上,江河湖海流過大地方塊的縫隙,匯聚到世界的邊緣,最終將流進深不可測的黑洞,那個黑洞叫作「尾閭」。

​​​​​​​

鄭和航海百餘年後,明朝文人羅懋登寫成《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說鄭和船隊航行到世界的邊緣,險些掉進尾閭,那是一個超大漩渦,全世界的海水都匯聚到那裡,發出天崩地裂的聲響。事實上,這段描述並非一種藝術誇張,而是出自當時中國人對所謂世界邊緣的恐懼心理。明朝地理書《咸賓錄》非常嚴肅地告誡航海家:「其東則女人國,愈東則尾閭之所洩,非人世矣。」航行到女人國就別再往東去了,東邊就是尾閭,你會掉下去的。

 

前面說過,鄭和有一位下屬馬歡,曾經三次追隨鄭和下西洋,他對世界的認知水平遠遠超過明朝絕大多數沒見過世面的老百姓,然而他同樣發自肺腑地相信世界有邊緣,航行到邊緣就將萬劫不復。如果讀過馬歡的航行筆記,便會見到能讓腦袋自動飛走的女巫,以及能變成人形的老虎,這些描述也是馬歡發自肺腑記錄下來的,應該來自於各國傳聞,但他卻認為真實可信。

 

所以答案來了,鄭和為什麼沒有環球航行呢?本質上是因為明朝人的世界觀太落後,他們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也很難分清傳聞與真實。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圖蟲創意

 

****************************************


李開周

專欄作家,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者,擅長將生硬歷史以活潑生動方式呈現。出版書籍數十本,著作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包公哪有那麼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與《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等。

****************************************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戲說古早】古人多會算數?從《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一探究竟!https://www.orchina.net/article/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