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三星堆再发现:出土!世界最大金面具

【作者】
文_ 吴骏声 图_ 视觉中国
2021年8月号 第114期
2021.08.25

三星堆文物的出现,不仅是一项项古物的新发现,更将考古学者对于远古历史上的认识推进一步。「蜀道难、难上青天。」一百多年前,李白《蜀道难》便一语道破古称「蜀」的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不易进出。不难想像,古人也容易忽略此地的存在,难以假想此地的文化发展。

 

 

出土文物补空缺

 

「三星堆文化」依据发现地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为名,属青铜时代。时间大约为四千八百年前至三千一百年前(西元前两千八百至西元前一千一百年),横跨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历史学家,将三星堆文化细分为四期:第一期在成都市西南方发现的「宝墩文化」;第二、三期于北方广汉市的「三星堆文化」;第四期在成都市中心发现的「十二桥文化」。

 

从新石器时代的「宝墩文化」过渡至「三星堆文化」仅约一千年,就在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青铜文物。一般认为,这种突然出现的冶炼技术非四川本地发展,而是和中原交流的证据,从中更发现商代制作金箔的技术在此发扬光大。

 

世界最大黄金面具残片

 

在新发表的五百多件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五号祭祀坑的出土文物「黄金面具残片」。根据推测,面具原始重量应有五百克,如果能找到失去的部分并组合在一块,将是同时期最大、最重的金器。与金面具同时出土的还有穿有孔洞的金箔片、珠饰等,被大胆假设是缝在衣服上面。

 

柔软的黄金需特别琢磨与其他金属的比例,十分考验工匠技艺。在这位「网红」之前,最受瞩目的仍是一九八六年第一次大规模挖掘时,出土的一张大面积金箔:表面刻有四组羽箭、鸟、鱼串在一起的图腾,另外有两个人脸图腾。其中一张人脸被刻画在金箔的东西端,两个半脸在杖的另一面结合成一张严丝合缝的脸。

 

总结目前出土的三星堆金器:一号祭祀坑出土「金杖」、虎形、鱼形等金箔,共重六百五十多克;二号祭祀坑出土六十一件金箔,共重一百九十多克。再加上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尚未挖掘完毕,已知出土世界最大的黄金面具。零零总总的文物已使三星堆成为中国同时期文化中,黄金使用量最多的区域,不只证明其工艺精湛,还带来更多宗教仪式的想像。

 

©视觉中国

 

青铜头像面貌多

 

除却新发现的黄金面具残片,本次亦出土大量三星堆文化代表性文物──青铜头像及面具。在商代中原地区,青铜作为重要礼器,然而三星堆人还独有地将青铜制成头像和面具。

 

过去在一、二号坑中,共发现五十七个青铜头像(一号坑十三件、二号坑四十四件),和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面具。这些青铜头像有男有女,有戴帽子、没戴帽子,有发髻编在后脑、也有盘在顶上的,无一重复。面具中,有大、中、小的规格,其中最大的面具有八十公分高、一百三十二公分宽,重约一百公斤。

 

象牙海贝商贸盛

 

除了二号坑中的象牙外,考古学者过去也在一号坑里找到十三根,新发现的三、四号坑则分别有一百二十根、三十根之多,加上其它祭祀坑中的象牙,总数高达数百根之谱。这是目前发现最集中、最大量的象牙了,不禁令人怀疑古代四川盆地中有大象吗?但从现今的考古资料显示,当年象牙的大宗产地应来自河南地区,于是此发现又再度印证三星堆的古人有能力翻越高山、与外界交易。

 

四川远离海岸,然而仅仅在二号坑中,学者们就发现四千六百枚海贝,能拥有这么大量的「贝币」只能透过交易。在商代,「贝币」非常珍贵,十枚海贝特别称为一「朋」。曾有位诸侯获得一朋贝币,便郑重地记录在青铜器上。那三星堆的四百六十朋贝币,在当年该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啊!

 

综合文章所述,重新思考「蜀」地政权参战牧野之战的可能性:丰富的黄金、青铜文物足以见其先进的文明发展,数量众多的贝币亦可知当时的三星堆人富可敌国,完全有技术与资源派兵翻过四川高山、参加周武王的牧野之战。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