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非一般婆媳关系:不必情同母女,至少情似母女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 旅读 绘_王盈颖/ 旅读
2021年7月号 第113期
2021.07.13

惊心动魄的第三折末,窦娥许下三个誓言,其中大旱一项,只见她指天骂地、声声泣诉「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表明楚州窦娥与东海孝妇的渊源,既是改编、也是致敬,既是援引、也是互文。该民间故事最早载于《汉书》,系一关于媳妇「养姑甚谨」、婆婆「久累丁壮」的非一般婆媳关系,使我想起日本小说《楢山节考》。

 

 

从前从前有个东海孝妇⋯⋯

 

窦娥故事尾声与此约略雷同,除却大旱三年以外,额外加入血溅白练、六月飞霜两个誓言,以增进舞台视觉。一般认为,关汉卿以其为蓝本。可是,第四折里,当窦天章明确指出「昔日汉朝有一孝妇守寡……岂不正与此事相类」的时候,则从改编/致敬,成了援引/互文,于是有了后设意味。窦娥因孝妇思及自身,观众因窦娥思及自身。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窦娥不止能养

 

固然,全剧围绕孝心孝行发展(戏曲电影电视,香港台湾新加坡,各种改编皆著墨于此),窦娥形象却并非一味贤良淑德。比诸初初登场,那段自报家门的唱曲即有若干挑衅意味。只见她怨天怨地怨命运怨社会,一句「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甚至透出寂寞深闺的愤懑。纵然她以理智约束自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毕竟是个年方二十的少女,也曾梦想琴瑟和鸣的日子。

 

于是,当蔡婆婆遇劫返家, 详述张驴儿父子逼婚的前因后果,窦娥就是孝顺, 也并非孝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见她又唱又唸──「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你岂不知羞!想着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张驴儿情受?」──一席话骂得蔡婆哑口无言。

 

婆媳也会斗嘴鼓

 

不同于昆剧唱段,多半是角色将之内心幽怨诉诸歌唱,面向观众自剖心迹。此时此刻,舞台上彷彿辟开了另一个结界,现实时间暂且殿后,整个世界停止运作,留给观众与角色情心互换的瞬间。

 

杂剧唱段有时作为推进情节之用,与对白功能相同,可与其余角色一搭一唱、一问一答。亦即,窦娥上述泼辣言语,不仅止于内心独白,而是货真价实、声声入(蔡婆)耳的台词。胆敢指著婆婆质问「你岂不知羞」,恐怕电母、五娘、孝妇也要瞠目结舌。

 

自然,窦娥抵死不从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三从四德。尤其讪笑婆婆「不是笋条年幼」却又临老入花丛,如今看来不免迂腐。单就她与婆婆互动方面,还是有其令人眼睛一亮之处。无怪乎临刑在即,蔡婆反覆哭喊「兀的不痛杀我也」,一来内疚,二来也是婆媳确实情意深长。

 

可恨共犯必有可怜之处

 

关的剧本所以能够反覆寻思,很大部份在于人物塑造。即使命运悲剧如《感天动地窦娥冤》,亦非两个扁平角色相互冲撞,而是角色自身已有冲撞。

 

像是蔡婆,单单第一折里,从讨债到被讨命,从获救到被勒索,其间心思一点一点松动、一点一点游移,也曾自我诘问,也曾自我说服,迎向最后通盘倒戈,性格弱点一览无遗,成为此一悲剧的促成者。

 

窦娥的呼号确实摇人心魄,蔡婆的踌躇何尝不曾令人长吁短叹?然而,比起一马不配二鞍、烈女不事二夫的陈旧的教忠教孝,婆媳二人彼此扶持十三年,还能打闹、还能讥刺,遇事时共谋对策,临终时相看泪眼,兴许才是《窦娥冤》历久弥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