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现代寒食:品一口悠长时光

【作者】
文_Red Vera/旅读 图_任中豪/旅读、CTPphoto、视觉中国
2021年3月号 第109期
2021.03.17

汉朝开始,百姓便会食用生菜与春饼来迎春,直至今日,人们依然热衷春宴尝新;香脆的麻花与馓子不仅让唐宋人充饥消闲,到了现代,它们也还是盘据销售排行榜的人气点心。

 

至于风味浑厚的烧饼与酱牛肉,可不只元明清的边疆民族独享,它们于今犹仍在洁净谨穆的清真馆子里等待客人的光临。历史的滋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咬一口,更觉情意悠长。

 

 

1. 咬春 

 

提到清明寒食食物,台湾人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润饼了!润饼又名春饼,以其内里卷裹著各种蔬菜、转喻春日蓬勃生机而得名。

 

春时吃菜的习俗可追溯到汉朝,汉人会在立春时节食用生菜,唐人则还会配搭春饼同吃。鲜嫩的菜蔬是冬去春来、万物萌发的第一批产物,因此品尝新生的美味,就成了迎接新时到来的重要仪式。 

 

晋南北朝之际,寒食节开始与相邻的上巳迎春文化融合,到田野间摘取嫩菜生吃,也就成了寒食习俗,并衍生成近代在清明期间食用春季野菜与春饼的节俗。

 

明清以降,食用春菜的种类也愈发多元,如南京人便喜欢在此时吃「水旱八鲜」,水八鲜是菱角、莲藕、荸荠等水生植物,旱八鲜则是荠菜、香椿、芦蒿、马兰头等八种野菜。

 

© 视觉中国

 

2. 采青 

 

相较于食用蔬菜原形的春饼,将植物加工再制的青团乌饭等食品,则有延年益寿的养生意涵在内。

 

这一系列食品最早来自魏晋道家传下来的青精饭,又称乌米饭。青精饭是用南烛茎叶汁泡饭,经过三蒸三晒的工序,做成紧小乌黑的干燥米粒,而后用沸水冲食,原理类似锅巴。道家认为青精饭可以轻身明目、黑发养颜。

 

安徽乌米饭。© 蓝钧仪/旅读

 

同时,魏晋在上巳节还有另一项草药点心,那就是用鼠曲草汁液?糕做成的「龙舌粄」,同样是藉由鼠曲草的药性,来让身体适应换季的时气。

 

在开春时食用青精饭与龙舌粄这样的食疗点心,不仅 体现寒食结合春季节令的结果,更呼应了迎新之余也重视游艺活动,活络强身的精神。

 

 

降及明朝,青精饭改为用杨桐(南天竹)叶汁入饭,同时又演化出类似龙舌粄的青白团子,从此开启寒食清明的「大青团时代」。 

 

浙江的清明果。© 视觉中国

 

现代锅巴点心。© 123RF

 

广东朴子粿。© 石宝琇/CTPphoto

 

3. 享逸

 

身为最老牌寒食节食物的「酪」(麦粥)与寒具,至今仍是现代人喜爱的小点。

 

寒食吃麦粥与寒具的习俗起于魏晋南北朝,而曾身为六朝名都、有「南兰陵郡」之称的江苏丹阳,至今还完整保留冷食大麦粥的文化。 

 

最朴素,最经久 

 

丹阳大麦粥是取米熬成米汤,然后倒入大麦粉浆增稠,在室温中自然冷却后食用;在丹阳被称为「炒屑」的其实正是麦粥的变化型「干粥」,只消将麦粒磨粉、炒熟,便成为随时可吃的便捷食品,二者背后的原理就好比今日的面茶、油茶。 

 

同时期出现的寒具,迄今仍为市面常见的零食。《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环饼,指的是环钏状的麻花;加蜜的环饼称「膏环」,即蜜麻花;此外,环饼面团还可以揉入牛羊乳或牛羊奶油,称「截饼」,吃起来酥松如雪、入口即化,从制法到口感都类似北京桃酥。而唐代的「捻头」,则是可用手指捻结的细条,或许正是馓子的前身。

 

炸麻花。© 麦翔云/旅读

 

流传千年的安逸早点

 

 

在中国各地,「寒具泡面茶」等各类粉粥,都是常见的早餐或点心──葡萄酒文化将酒类与菜肴的搭配称为「结婚」,而寒具与粉粥的「婚姻」究竟起源何时何地,已不可考;但以几个著名古都为例,陕西西安就常吃配套浸泡的「油茶麻花」当早餐;河南洛阳将油炸膨起、酥壳如泡的小饼片洒在油茶上,称为「壳泡油茶」。

 

河南壳泡油茶。© 武仲林/CTPphoto

 

凉洲小食中则有据说从西夏传承下来的「米汤油馓子」,这是一道咸点,用黄米与扁豆熬成米汤,加入淀粉糊化,以盐、葱花、花椒粉调味,最后加入掰碎的馓子……可见这种浓滑稠羹裹著香脆面饼的食感,无论古今远近都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