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回望台湾建筑风华:跨越半世纪 看二战后台湾建筑之美

【作者】
文、图_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4.03.29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登场,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展出约两百余件作品、建筑图面、模型、档案与影像纪录,其中亦有复刻的珍贵模型及设计家具,让我们得以一窥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建筑发展脉络,以及当时社会、文化与政治的样貌。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1年,北美馆开始研究二战后至1980年代的台湾建筑。二战结束后,台湾面临政权转变, 1949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将不同的建筑工法与观念、生活方式一并带来,对当时受日本殖民文化影响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历经三年,这项研究结果终在今年以展览的方式呈现,包括六大主题:「美援」、「中国复古」、「中国现代」、「在地现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过「建筑」揭示台湾在探求现代性的同时,在政治、社会、宗教、艺术、商业等各面向所经历的融合或碰撞。

 

「序曲」:

 

以北美馆典藏的邓南光《战后在台日人拍卖家当》摄影作品,与承袭日治时期折衷洋、和、台传统的姜阿新洋楼(1949)模型揭开序幕,带领观众进入战后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氛围。

 

邓南光,《战后在台日人拍卖家当》,银盐相纸,47×31公分,1946,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姜阿新洋楼(1949),彭玉理设计。建筑模型由中原大学建筑系制作,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美援」:

 

回溯了1951至1965年间台湾透过美国经济援助,引入现代建筑技术和材质,如美式施工图和预力混凝土,并展示了使用这些技术建造的成功大学总图书馆和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

 成功大学总图书馆(1959,今未来馆),王济昌、吴梅兴、陈万荣、傅立尔共同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中国复古」:

 

介绍了战后初期,国民政府为塑造国家意象积极推动「中国复古」,以汇集此风格而成的南海学园建筑群,以及仿中国天坛攒尖式屋顶的前国立台湾科学馆为例,展现了仿古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前国立台湾科学馆(1959,今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卢毓骏设计。图片©农业部,1961。

 

「中国现代」:

 

始于1953年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落成,转化合院建筑与苏州庭园之精髓,融合西方简洁、通透的空间处理方式,并采取材料与工法的在地化,尝试将东方文化精神带入现代建筑。透过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国父纪念馆模型等,重现此时期建筑与艺术领域皆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辨中,探索主体与自觉。

 

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1953),王大闳设计。图为王大闳(左)摄于自宅前。图片©国立台湾博物馆。

 

「在地现代」:

 

讲述了1950年代末期,台湾经历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巨幅变迁和都市人口大幅扩张,广泛吸收欧美日的影响,发展丰富多样的在地建筑经验。比如被誉为台湾第一女建筑师修泽兰所设计的景美女中图书馆,到三信家商波浪大楼,再到1983年落成启用的台北市立美术馆等,展现了现代主义对台湾校园建筑的影响,以及台湾建筑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筑学子当时所摄取的美感养分。

 

景美女中图书馆(1968),修泽兰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三信家商波浪大楼(1963),陈仁和设计。图片©张文睿,2020。

 

 

台北市立美术馆(1983),高而潘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约1983。

 

 

「非典型」:

 

涵盖由国外建筑师设计的「非典型」建筑,例如公东高工圣堂大楼和行天宫北投分宫,和指南宫凌霄宝殿,作为此时期东、西宗教建筑的参照,看似延续本土庙宇传统,却添入现代结构技术及材料,呈现「现代」的转化、折衷与多元诠释。

 

指南宫凌霄宝殿(1966),李重耀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新生活」:

 

随著经济起飞与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年代兴建公共住宅,如中兴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机场公寓、林肯大厦旧照片,不论是当时从地面迈向高层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经验、考量生活机能的公共设施,或是首创将厨房和浴厕纳入室内的配置,皆展现对现代生活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实践。

 

南机场公寓(1964),德联、利众与中国兴业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图片©中央日报,1964。

 

除了居住议题,大型商场的设立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作为许多台北人集体记忆的万年商业大楼由各商家个别经营,通过宽敞的过道、设置多部升降梯与冷气设备,重视购物空间的便利与舒适,成为都市化过程新消费形态的佐证。

 

万年商业大楼(1973),蔡柏锋、陈昭武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回望,更将举办适合亲子的儿童节活动与建筑剧场合作的工作坊。此外,还有跨校合作「摩登生活实验室」创作计画,成果将在美术馆展示。并将与「台湾建筑的解严世代」展览合作,举办专题座谈,提供一整年的建筑主题体验。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

展期:2024.03.23–2024.06.30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3A、3B展览室 

北美馆官方网页:www.tfam.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