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发现心台湾】回「嘉」重温木都荣光

【作者】
文_ 曾郁芸/ 旅读 图_ 曾郁芸/ 旅读、麦翔云/ 旅读
2023年2月号 第132期
2023.02.08

拥有「木都」之称的嘉义,是日治时期重要的木材集散地。从阿里山运至平地的珍贵原木,经加工后,成为历史建筑中不朽的记忆。这次,就让我们循著桧木香,回「嘉」感受神木的生命力。

 

 

一九一二年开始,推动嘉义林业发展的阿里山林业铁路逐步完工启用。每一块木头从海拔二千多公尺的高山运到山下后,还需要进入制材所加工,才能成为有用的木材。而作为林业铁路起点的「北门驿」,正是嘉义百年林业风华的见证者,在这附近开设了许多木材行、制材工厂,南北各地的木材商聚集在此地,不但带来庞大的商机,因著地利之便,周遭的建筑也选用桧木为建材,因而留下不少重要的文化资产,更是漫游嘉义的新选择。

 

老工厂揭秘神木一生

 

爱木村原本是有六十年历史的嘉义传统制材工厂,到了第二代接手经营后,开始思索如何整合馆内资源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最后选择以观光工厂的形式,为枯燥的木材产业增添几分活泼的气息。

 

在参观的入口处,一眼就能看到吸睛的26号火车浮雕,而数字外还绘有一圈「林」,以著名的阿里山森林火车之一来欢迎游客。

 

在馆内,你也可以发现台湾五种针叶木—红桧、扁柏、香杉、肖楠和台湾杉—的秘密。比较各个原木剖面,可以发现其纹路、颜色、香味皆有特色,像是肖楠为当中具有极高价值的原木,虽然成长速度缓慢,但是密度高且材质细致,经常用来制作佛像,就连裁切后的木屑还会收集起来当作线香的材料;至于扁柏与红桧同样会物尽其用,使用后的边角料则是拿去炼精油。

 

要让原木能散发香味并不简单,有时候需要等上百千年,面对这些参天巨木,人们怀著敬畏的心祭祀树灵并举行砍伐仪式。当木头运下山后,就会先泡在贮木池,一方面清洗树上的菌类,一方面防止木材因为温差而造成龟裂。之后就要开始重头戏──大剖作业,唯有当师父切开木头,才能了解其中纹路与生长状况,判断这块材料的价值以及后续的用途,因此这可以说是一段木材定生死的关键时刻。

 

而为了避免现场吵杂声音的干扰,定尺师父会靠著手语表达到底要取多少尺寸,因此馆内有一位坐在木头上比「赞」的老爷爷塑像,他的手势其实暗藏玄机──是表示切一尺(30.3 公分)的木料。

 

©曾郁芸/ 旅读

 

穿越时空,细品日式建筑韵味

 

上等的桧木在外销之余,其实也有一些落脚在百年历史的嘉义公园。园内两栋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筑,分别是创建于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嘉义神社附属的「斋馆」与「社务所」,前者是在祭祀前的斋戒准备处,后者则是作为神社行政管理的场所。后来委外由「对了出发」文创团队经营,以「昭和十八J18-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为名,挖掘并推广古蹟所蕴含的建筑美学,古朴的建筑色调搭配显眼的白色灯笼标志,马上就能让人在苍翠的林间发现惊喜。

 

走入院中,绿荫夹道,最显眼的莫过于高龄一百一十多岁的老枫香树。在日治时期,还曾有一位小女孩在树下许愿,祈祷远在南洋战场上的父亲能平安归来,树上的白雀鸟听到后,变成蝴蝶帮助她的父亲化险为夷,让不少人相信这是可以让人实现梦想的应许之树。

 

两栋充满桧木香的建筑以通廊相连,走廊的一边通往餐饮及文创商品区。而餐厅两侧都设有靠窗的座位,格状的窗櫺增添日式风情之外,也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前后庭院的造景。至于另一侧走廊是前往常设展和特展区,有嘉义市的地图、模型和纪录片,也会不定期展出在地艺术家的作品。沿著走廊的木制门窗,无论是穿著和服取景抑或是感受阳光洒在木头地板上的温度,在这静谧且幽远的氛围下,往往能扫除一天的疲惫。

 

旧建筑翻新,打造城市空间美学

 

木头意象不只是复古的代言人,它和摩登时尚搭配也能创造出另类的视觉享受。由三栋新旧建筑改建而成的嘉义市立美术馆正是嘉义市区的新地标,其中作为「古蹟栋」的展馆,前身是兴建于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的菸酒公卖局嘉义分局。有别于笔直平整的墙面,其建筑转角处呈弧形,并贴有横纹折线的磁砖,除了以水泥色系凸显建筑的朴素、厚实,也设计带有清新气息的湖水绿窗户,当南台湾的艳阳洒下时,如同是在闹区中遗世独立的古堡。有空的话,还可以走进位在一楼大厅的昭和J11 咖啡馆,点一杯「甘蔗拿铁」,开启惬意的午后时光!

 

至于嘉义美术馆的本馆则是衔接在古蹟栋和历史仓库之间,为了要让风格各异的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建筑师以兼容并蓄的方式,一方面运用大量玻璃建材来保留原建筑的美感,并让观者的视野更加开阔;另一方面,场馆内不仅保有钢筋混凝土的建材,还加入木构造设计,使原本冷硬的建筑空间多了几分木质的温暖,亦唤起人们对于嘉义「木都」的历史记忆。

 

©麦翔云/ 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