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金鱼满唐】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东京梦华录》忆繁华庶民生活

【作者】
文_谢金鱼 图_吴尚鸿/旅读中国
2020年12月号 第106期
2020.12.17

《东京梦华录》的编排以城市风景为先,而后是庆典、民俗与时令,读来像是温和热心的在地人,一路带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我小时候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故事的情节只记得梗概,但她描写北京传统小吃驴打滚的文字,我倒是记得滚瓜烂熟:「把黄米面蒸熟了,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我总想著那滋味会多么温软甜香,这一想就想了二十年,等到自己去北京时,迫不及待地请朋友带我去买、了驴打滚,一口咬下:「这不就麻糬吗?」当然,也有老北京跟我说,原本的驴打滚确实就是林海音描写的那样,但不管如何,是二十世纪初的北京风景,如今是不可能再重现了。

 

这类「追忆故国」的怀想在遭逢动乱后,总有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伤感,而那些再也尝不到的滋味,恐怕更使人怀念。古往今来,这类的怀想不少,但成书于南宋的《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可说是其中的杰作,见证了逝去的两宋风华。

 

清明上河图局部。© 武仲林 / CTPphoto

 

两场繁华之梦

 

大家都知道,宋代之所以分为南北宋的原因是宋徽宗末期的内忧外患,导致了金人南下,于靖康年间攻破首都汴京,金人掳走了皇帝、太上皇与绝大多数的皇亲国戚,徽宗卅多个儿子中,唯有一人逃脱,便是后来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

 

在这次的兵祸中,无数的人民流离失所,而汴京城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再也不可能回复原有的样貌,幸存下来的人逃往他乡,回望汴京时,不免生出往事如烟的感叹。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便是因此而生。

 

至于为何要称汴京为「东京」?这是由于北宋初年循前朝旧例而设两个都城,汴京在东、洛阳在西,至于「梦华」,则来自于古代典故,传说黄帝曾梦到华胥氏之城,在那里看见了无比繁盛的景象而得到了治国的灵感,虽然徽宗并不是黄帝,但孟元老使用的这个典故,也显见在这些北宋遗民的心目中,汴梁是多么美好的城市,同时,也或许寄望著南宋能记取汴京的一切,重整江山。

 

百余年后兵祸再起,只是这次的敌人从金人变成蒙古人,而宋皇室退无可退,年幼的小皇帝被宰相揹著跳海殉国,蒙元帝国一统中原,南宋的都城临安(即今杭州)也成了南宋遗民心中最思念的城市,约莫在宋末或元初,南宋的一位文人吴自牧仿效孟元老笔法写成了《梦粱录》,一样是梦,他取材的典故却是黄粱一梦,一切繁华顿成幻梦泡影,既无奈又绝望。

 

来去北宋汴京逛夜市

 

《东京梦华录》的编排以城市风景为先,而后是庆典、民俗与时令,读来像是温和而热心的在地人一路带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先介绍过城市的概要情况后,孟元老忙不迭地带著读者走进汴京城中的闹区「州桥」,这原先是唐代留下的一座石桥,在宋代之后,是连接皇城、城门与运河的要冲,无数的商贩在此聚集。

 

宋代取消了宵禁,不论日夜都可以自由营业,因此,在州桥周边形成了热闹的夜市,不管是野味、粥饭、包子或是各色小菜一应俱全,价格便宜、选择也多,夏天的时候,咸的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莴苣笋、咸菜,甜的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等全都出笼,到了冬天,便是口味比较重的烧烤野味、兔肉、猪羊内脏,让人吃了心暖身暖,可以捏著腰间的肥油,快快乐乐地回家睡个好觉。

 

现代开封鼓楼夜市。© 武仲林 / CTPphoto

 

汴京临河,自然有许多渔获,这些庶民小吃店舖有点像今日的快炒,除了煎烤炒炸的各种热菜之外,店家吃不够,也可以叫外卖来店食用;想吃点蔬菜,就叫上莴苣、生菜或笋子,想吃河鲜海味,也有姜虾酒蟹可以叫来大饱口福,不想吃大菜,可以叫点干果蜜饯,汴京城中的果干琳瑯满目不可胜数,常见的桃梨李枣不说,龙眼橄榄芭蕉等热带水果也都能买到。在唐代号称「一骑红尘妃子笑」、仅供杨贵妃一人享用的荔枝,到了北宋的汴京,已经不再稀罕,显见在物质生活与运输便利上,北宋时代已有大幅的提升。

 

前述说的是小店,规模大点的中等店面,会在门前挂出今日的食材,成片的猪羊一字排开,客人走进去之后,各自入座,有人会过来点菜注记,孟元老说:「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膘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显然汴京城的「奥客」不少,接下来服务人员去厨房报单,出菜的时候又得显出功夫,「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简直像杂技团表演一般,将各种客制化的菜色一一送上,这不但考验体力还考验记性,要是上错了菜,不免要挨一顿责骂,严重点要罚钱,再严重可能就被炒鱿鱼了,当个服务生还真不容易呢!

 

早市中的粥品、面点。© 任中豪 / 旅读中国

 

 

✦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20 年 12 月【美食,在台湾!亚洲通吃 30+】

✦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