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

【香港文學】
2024年3月號(第471期)
本刊自發起「我與《香港文學》」徵文活動以來,反響熱烈,目前已陸續收到趙稀方、劉荒田、巴桐、周蜜蜜、東瑞、蔡維忠、葉周、袁勇麟、錢虹等作家、學者以及不少讀者的來稿。他們記敘與《香港文學》的緣分,為本刊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情深意切,令人感動,也鞭策着我們繼續砥礪前行。本期「我與《香港文學》」欄目刊發香港詩人秀實的文章,追憶在灣仔天樂里與劉以鬯先生交往的歲月。
出版 / 2024.03.01
售價 / NT$150
特價 / NT$150

本刊自發起「我與《香港文學》」徵文活動以來,反響熱烈,目前已陸續收到趙稀方、劉荒田、巴桐、周蜜蜜、東瑞、蔡維忠、葉周、袁勇麟、錢虹等作家、學者以及不少讀者的來稿。他們記敘與《香港文學》的緣分,為本刊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情深意切,令人感動,也鞭策着我們繼續砥礪前行。本期「我與《香港文學》」欄目刊發香港詩人秀實的文章,追憶在灣仔天樂里與劉以鬯先生交往的歲月。

巴桐的〈美景街仲夏之夜〉則描摹香港九龍城另一條充滿煙火氣息的老街,作者冀通過小說「吟唱一曲港人港事土味濃郁的歲月之歌,勾勒一幅草根階層人生百態的浮世繪圖景」。

潘國靈的〈暗生〉直面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記錄難忘的心路歷程。

「港風.映像」欄目推出廣東作家梁寶星的〈盪漾〉,故事在香港、肇慶兩地展開,「我」在香港學習電影,然而殘酷的社會現實打碎了「我」的電影夢,只好去做「地盤佬」謀生,和香港女孩喜儀最終也分道揚鑣,回到肇慶老家深居簡出,但仍保有一個文學夢。整篇小說貫穿着一種漂浮的情緒,在香港這條「船」和肇慶、在維港和星湖盪漾。

旅德作家海嬈歷時兩年,對年愈八旬的德國老太太多洛絲進行了搶救式採訪,為她寫下回憶錄,我們節選〈多洛絲的香港〉,重現一個外國姑娘眼中七十年前的香港。

馬峰的〈《香港文學》傳播型態管窺〉通過挖掘《香港文學》史料,檢視刊物的辦刊風格,梳理和分析《香港文學》的傳播路徑,認為《香港文學》「立足於香港文學的本土發展,又兼顧世界華文文學的鏈結與弘揚,同時不斷追求形式與內容的雙向革新,這種多元開放的編輯視域讓《香港文學》在世界華文文壇及研究界皆備受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