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四月精彩封面】翻越水脊又一村──魯運河段

【作者】
文_甘炤文/旅讀中國 圖_盧大中/旅讀中國、CTPphoto、視覺中國 特別感謝_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濟寧文物局、淮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揚州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常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等
2018年4月號 第74期
2018.04.13

蜀道難,魯道亦難──別看濟寧和台兒莊出落得如此滋潤,在南旺分水樞紐建立起來以前,山東境內那三起三伏的運河道可是苦煞了一幫朝臣!

 

相較於中國南方運河諸水道經年的跌宕生姿,江淮以北的區域受限於先天劣勢,通航的情況可就沒那樣穩定了。

 

早在元代,主事者為了令南方的糧貨順利輸往北地、直抵皇城大都,便想方設法於臨清與濟州(今濟寧)間開鑿河道。在馬之貞、郭守敬等群臣苦心孤詣的策劃下,陸續建成的濟州河與會通河一度擔負漕運任務,只可惜仍難以擺脫地勢和季候的影響,兩者均無法全年有效暢通;相反的,過程中動輒須並行水陸、數度轉運,如此煩難的交通方式自然平添了額外的輸送成本。

 

元末,會通河遭致擱棄,濟州河雖引入泗、汶二水作為補充水源,卻因錯選任城為分水點,導致河道北段猶仍滯阻難行……忽必烈心心念念的大運河之夢至此可謂功敗垂成。

 

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靖難之變後,燕王朱棣順利登基(即明成祖),決意將國都由應天府(南京)遷往順天府(北京);這樣的決定對日後王朝歷史的發展造成了深遠影響,由於朱棣以為海運本身的安全機制充滿疑慮,因此如何整飭淤廢河道、再次開通南、北兩造之間的內陸漕運,便成為遷都後亟待解決的問題。

 

 

降及永樂九年(西元一四一一年),皇帝下令由時任工部尚書的大臣宋禮負責主理會通河等運河段通航事宜。有鑑於前朝治水的教訓,宋禮殫精竭慮,思考應當如何重啟工程,方能確保該航段後續通行無虞;期間他幸得在地鄉人、熟諳週邊環境的水利專家白英協助,這名「汶上老人」建議宋禮修正前此以任城為分水樞紐的設計,轉而將會通河沿線海拔最高的南旺鎮作為分水點,且搭配不同閘門的收放操作,維持航段所需的通水量。

 

另一方面,宋禮所率領的役夫重新整頓了堤壩,將汶水攔引至南旺、從而補充濟州河的水源,也陸續於東平、濟寧、沛縣等地方修置了「水櫃」,往後無論晴雨旱澇,這些由天然湖泊改良而成的水櫃便能發揮絕佳的調節功能了;最令後世驚歎的是,他們還在河底設計了分流用的「石撥」(魚嘴),藉由精巧的算計和調度,令通過航道的水量得以遵循「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方向比例奔流而去,確保了大運河的永續經營。

 

在缺乏精密計算儀器和動能機械的年代,宋禮所領導的團隊能夠憑藉著有限的資源突破重層關卡,誠屬不易;為此,清康熙年間時任漕運總督的董訥還曾特地題詩讚美道:「祠堂高峙暮雲中,汶水分流轉運通。自是人間留異跡,人間爭說宋司空。」

 

臨水照故城:濟寧

 

有「運河之都」美稱的濟寧,在大運河的發展歷史上確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儘管隨著漕運的衰落,濟寧已不復舊日輝煌,然而翻覽史冊典籍,仍不難發見它在過去的重要地位,清代一首竹枝詞,更如此形容當時船行舟渡的濟寧市容:「濟寧人號小蘇州,城南青山州枕流,宣阜門前爭眺望,雲帆無數傍人舟。」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8年4月號【縱走京杭大運河】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