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講座回顧】課本說的壞人就是壞人了嗎?──原來學歷史,學的是這個!

【作者】
文_謝金魚、謝淏嵐整理/旅讀中國 圖_圓神出版
2018.03.06

在我們都讀過的課本中,安史之亂就是唐朝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唐帝國從此由盛轉衰。而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這一切的元兇。然而歷史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概括的。唐朝人自己怎麼看呢?唐帝國各個群體是不是都會有各自的立場呢?以至,安史之亂真的就只是唐朝史或中國史的一件事件而已嗎?歷史,真的可以這樣分對或錯嗎?

 

社會的前進需要充足的文化養分,而歷史學的思維方式是這些養分之中很重要的一環。受過歷史教育薰陶的社會,就可以突破只問「對」跟「錯」的簡陋二元思維,開始問「為什麼」,然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白居易等中晚唐文人的詩承載著不少歷史的細節,尤其是對安史之亂的紀錄。就像〈長恨歌〉 裡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鼙鼓」就是戰鼓,「動地來」就是安史戰爭中萬軍奔騰的畫面。又如〈胡旋女〉一詩中表達了對安祿山和楊貴妃的不滿,以及〈智度師之二〉描述了安史亂後的慘狀。這些詩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這些文人都對安史之亂的禍害感同身受。問題是,這些人根本沒有經歷過安史之亂!

 

中國史並不只是誰的國史,而是世界史的一部分

 

這些中晚唐文人的言論,其實代表的是一種來自「內中國」的觀點。所謂的「內中國」,就是以中國作為主體來看待歷史事件的態度。對朝廷中央來說,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內戰,就是破壞唐帝國的穩定,同時摧毀了帝國北方的經濟基礎。因此,安、史兩人就會被定性為「反賊」,連帶楊貴妃也一起被批鬥。不過,換個角度看,事情會不會就不一樣呢?「內中國」的相反,就是「外中國」。「外中國」的立場傾向以中國漢人以外族群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那麼,從河北節度使們的角度來看,身為粟特人的安祿山發動叛變,可能是由於河北人口劇烈膨脹,資源嚴重不足而迫不得已的決擇。

 

實際上,中國歷史本身就與東亞跟內亞歷史互相交織而成的。中國史上的各個事件,其實都是內中國跟外中國互動的結果。所以當我們要認真看待一件歷史事件的時候,必須要具備「跨國」跟「跨時代」的視野,尤其是現代的國界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要更理解「內中國」跟「外中國」如何互動,那我們就更要對遊牧跟農耕民族的差異,以及亞洲政權形態的多元有更多的認識了。 

 

簡單來說,「外中國」很常處於躁動不安以及變化無常的狀態。當這樣的「外中國」遇上喜歡穩定發展,重視秩序道統的「內中國」 時,衝突便是最常見的結果。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釋漢代匈奴以來中原帝國與外圍族群的互動了。撇除定居農耕文明視角,我們反而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安史之亂。同理,不管面對的是什麼事情,我們只要把背後的脈絡梳理清楚,就可以得出更為完整的結論。

 

所謂「歷史的思維方式」,就是重視脈絡的思考

 

脈絡之所以重要,是它讓我們認知到沒有一件事情是單一的存在。所有的事件都有前因跟後果,而這些前因後果有各自牽連著許多其他事件。白居易、元稹等文人透過創作大量的詩歌,不斷的思考該如何避免下一次的安史之亂,甚至是重建大唐盛世。然而,缺乏脈絡的思考使他們都無法體認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東亞格局已經被完全改變,「外中國」各族群的活動空間已經大幅增加,時代已經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樣子了。這樣的話,安、史兩人的功過又應該如何被評價呢?或者是,應該要評價嗎?

 

學會了梳理脈絡的思考方式,就不會再執著於「對」跟「錯」的二元困局裡了。因為所謂對錯,其實就只是不同立場所持的不同觀點而已。對河北的粟特族群來說,安祿山甚至是粟特人勢力的奠基者,一如唐玄宗之於唐帝國的地位。真正重要的,其實是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問題的癥結。唯有了解這一點,才可能理性的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個人來說,脈絡思維還可以避免把單一事件的重要性,例如是某次的失敗或成功,在生命(人生的脈絡)中放大。再大的事情,都不過是個人跟外界互動的過程裡,一大串不同的事件中的其中一件。 《崩壞國文》這本書除了是大量有趣文史知識的合集以外,還是另一種思考方式的呈現。

 

 

《崩壞國文:長安水邊多魯蛇?唐代文學與它們的作者》

 

導讀、作者_謝金魚

 

出版_圓神出版

 

書介_唐代的文學以散文和律詩聞明於世,成為現今中小學生苦苦背誦的材料。然而,如果以不同的角度重新詮釋這些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還能把這些古代文人的古板形象徹底翻轉,揭開這些雅士真實的的一面。即便是文才洋溢如白居易,也不見得就比平常人高深莫測,反而是如你我一般,有著各中現實的情感與想法。

 

 

 ✦點此‧重溫讀書會直播✦

✦or旅讀中國youtube頻道✦

 

 

 

↶↶↶加入旅讀LINE@好友,免費送旅讀中國雜誌到你家!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