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跟我走】直擊寧波 遠古吃貝現場

【作者】
文_ 劉華/ 旅讀 圖_ 劉華、圖蟲創意
2023年3月號 第133期
2023.03.24

二○二○發現的井頭山遺址,是一處八千年前的古人類生活的遺跡,大量的貝類出土,原來早在河姆渡文化之前,人類就已經在此大吃大喝、繁衍生息。

 

 

「寧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鎮。」從寧波機場下飛機租好車,當我將上述位址輸入GPS 時,螢幕上的沙漏上下翻轉良久,好像在苦苦思索我到底要前往哪個「市」。看似複雜,但三七市鎮和櫟社機場同屬寧波,且相距僅半個多小時車程。

 

寧波東部新城夜景 ©圖蟲創意

 

寧波天一閣美景 ©劉華/ 旅讀

 

據說鎮名「 三七市」 源於諧音「三七十」。早年間,每到夏季,逢三、七、十日,這裡會開設大集供周圍村民交易。集市早就沒了,三七市也自然變得少人知曉,但改變發生在二〇二〇年。那時,歷時數年的井頭山考古遺跡成果對外發佈:碳十四檢測證明出,人類早在八千年就曾經在此處生息,比不遠處大名鼎鼎的河姆渡遺址早了一千年。

 

近看史前吃喝現場

 

不高的雪白圍牆圈出一塊占地廣大的矩形,為工程新鋪的平闊水泥路上有車輛往來留下的泥漬,門外的路旁野草肆意生長,透過關閉的鐵閘門張望,吊車的機械手臂緩緩轉動,前後伸展⋯⋯我跟在考古專家身後,一邊聽著他講解這裡的發現過程一邊四下觀望,還在繼續發掘中的井頭山遺跡現場和普通的工地看起來幾乎一樣,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到處都靜悄悄的。

 

考古挖掘的細緻程度從現場的基坑就能看出,它們像正在被雕琢一般工整,一層層如巨大的階梯,在不斷向底層延伸的空間中,歷史的秘密正在被解開。與地面垂直的剖面上貼著帶紅色刻度的尺規,它指示出不同年代的分層,越往下越久遠。最深的地方離現在的地表有十公尺,那裡有八千多年前的生活痕跡。

 

我俯下身子往下看,在那層附近的剖面上,很多貝殼密密麻麻鑲嵌在土層中。「這裡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埋藏最深、年代最久的海岸貝丘遺址。」專家跟我解釋道。貝丘,貝殼堆積而成的山丘。原始社會生活在這裡的人類靠海吃海,一代一代人吃過的貝類堆積如山。此時,我已經腦補出祖先們聚集海邊大吃大喝的場景了。

 

對「貝丘」這一詞彙更精確的呈現在位於臨時搭建的庫房門前,和據此十分鐘車程的河姆渡遺址裡。庫房門外搭著遮雨棚的走廊下,有數十個深藍色長方形塑膠箱,裡面裝滿挖掘出土並分類裝滿的蚶、螺、蟶、蛤。河姆渡遺址從之前多年的血統不明變成了如今的「根紅苗正」——它是井頭山的「直系晚輩」,這裡最近因為成功「蹭」上井頭山遺址的熱點而二次爆紅,那裡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和戶外發掘現場更為生動地展示了原始社會生活場景——一比一復原的茅草屋裡,各種陶土罐子、盆、碗和放在旁邊的貝類,像是正要開餐。

 

味蕾上暴衝的「腥」鮮

 

晚上一走進餐廳,我就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打著尋古的名義來吃喝的。面對櫃檯上琳琅滿目的生鮮,我的專注和認真遠超過下午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中觀展的時候。

 

寧波以小海鮮的種類豐富和做法多樣而著稱。因此,菜單的存在實屬多餘。幾乎每家海鮮餐廳都沒有菜單,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如魚市場攤位一樣的長櫃檯。堆積如山的當日海鮮,菜的名稱做法價格標在旁邊。只要選定、指點,一旁的服務員就會快速記下。此時回桌坐定,就可以靜待美味登場。

 

繞著櫃檯轉了兩圈,我也對繁多的魚類一頭霧水。幸好,在河姆渡和井頭山的經歷幫到了忙——眼前的貝類看起來並沒有比八千年前出土的那些進化太多。於是,點菜瞬間輕鬆到信手拈來:毛蚶、蟶子兩吃、清蒸蛤蜊、蠣黃湯,外加來寧波不可錯過的清蒸黃魚。

 

因為沒有太複雜的製作過程,出菜很快,各種甲殼類海產幾乎同時上桌。清蒸蛤蜊、蠣黃湯和黃魚都是清淡但味道極鮮的菜品,每一口都像是在咀嚼著大海。蟶子碩大,單只個頭都超過十公分,肉體飽滿地幾乎和殼一樣長,兩蒸兩烤的四隻就擺滿一大盤。比起標常規的蒜蓉清蒸,我更喜歡燒烤的做法,被對半剖開蟶肉的水分在高溫烤製中大量揮發,醬汁也收濃包住因為脫水而變得更有韌勁的蟶肉,味道濃鬱下飯。

 

毛蚶是第一次吃到,對於我自認還算包容性強的味蕾,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生的毛蚶被事先撬開後重新放回殼裡,用筷子夾出時能看到鮮紅的血水,我按服務員說的「傳統吃法」不蘸任何作料入口,與鮮甜伴隨一起的是濃烈的腥味,我不太習慣接受這種味道,趕緊要來芥末和醬油,以日式刺身的吃法,感覺好了很多,看來像祖先一樣「茹殼飲蚶」的吃法,並不是誰都可以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