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二月精彩封面】探黃土神奇地貌:尋找黃河第一彎

【作者】 吳歆宜
文_ 吳歆宜/ 旅讀中國 圖_ 吳歆宜/謝光輝/旅讀中國/ CTPphoto
2017年2月號 第60期
2017.02.03

位於山陝二西交界的石樓,因地處偏遠、山路難行,一直不甚出名,直到宛如渾圓「句號」的黃河奇彎照片流出,才逐漸為外人所知。

 

說起山西境內的黃河景點,一時半刻也說不完。從晉陝峽谷的深淺溝壑、壺口瀑布的大小懸瀑,到能極目山河的登鸛雀樓、「長城與黃河握手處」的忻州偏關老牛灣,有山水、有建築,有自然天險,也有人文地景。

 

但是這回我們匆匆掠過名聲響亮的景點,選擇從太原直奔石樓,一處號稱坐擁黃河天下第一灣的小縣城。

 

據說此地有著黃河五千里河道上少見的圓彎,河道最窄處僅相距七百公尺,從對側山坡看去,形如完整圓圈。從網上照片看來,還真是渾圓對稱,就像地表上遺落的一個「句號」,至於實際上的視覺效果是否真如圖片震撼,還得走上一趟才知分曉。

 

當年的黃河碼頭畔,一位小販肩挑著菜蔬趕早市。

 

黃河航運終點站

 

石樓距離省會太原約莫三百公里,因為夏季大雨,泥水淹過路面,一路並不好走,半途我們繞道明清時期的北方商貿重鎮「磧口」(磧音同「企」),在此住宿一宿。

 

「磧口」古鎮是黃河水與支流湫水河(湫音同「角」)交會之處,因湫水含沙量極高,匯入黃河之初,形成一片激流亂石灘,擠佔黃河河道,使原先四百公尺寬河面猛縮為八十公尺。無論再老經驗的筏客,到此絕計不敢再往前行,商賈則多在此離開驚險的黃河航道,下船改走旱路。

 

地理上的限制,意外使得磧口成為清乾隆至民國兩百餘年間,黃河下游重要貨物轉運站。

 

鼎盛時期,這處彈丸小村,每天竟有一百五十艘皮筏往來,造就客棧、貨運、票號等行當三百餘間。而高高聳立在古鎮最高點的一座黑龍廟,就成為往來筏客、商賈的精神寄託,時至今日,即使黃河航運不再如昔日鼎盛,龍王大殿前的香火依然不絕,護佑著磧口古鎮,以及河岸對面陝西吳堡縣的兩岸村民。

 

李家山著名的立體結構窯洞,最多可達十一層。

 

大宅一門連百院

 

離開磧口古鎮,僅僅往北一公里處的湫水河畔,座落著結構獨特的西灣民居,正是當年發跡於磧口的明清望族陳氏家宅。陳家先祖於明朝末年遷移至此,傳承至第四代陳三錫成巨富,便是靠

在磧口轉運南北貨物、利用水旱路轉運發家,後人將之尊為開啟磧口兩百餘年繁盛第一人。

 

按照晉商規矩,行商之際不能攜家帶眷,於是陳家人便在西灣坡上,建起一棟又一棟的連綿宅院,使家中男女老幼在此安居。

 

由黑龍廟戲台可望見對岸陝西吳堡,正所謂「山西唱戲陜西聽」。

 

為了保護家人安全、避免財產損失,西灣民居格局特殊,俗話說「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整個院落以五條巷子、卅餘座宅院組成,院院之間以隱蔽小門相連通,只要進入一座宅院,就能暢遊全村。

 

如此設計既可分別獨立,又可整體貫通,對內方便親族往來,對外又能達到防禦作用。從西灣民居南門進入院內,一株三百年歲的大棗樹欣欣向榮,見證了十幾代陳家人的大起大落,如今多數院落中,還有陳家後人居住其中,過著尋常生活,對於幾代前的繁華早已不復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