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生醫世】滋補藥中無上之品:山藥

【作者】
文_ 陳信任 圖_ 圖蟲網、視覺中國
2020.08.05

又到了廿四節氣的立秋(約國曆八月七或八或九日)了,這天也正是秋季的開始,每年廿四節氣的立秋到立冬(國曆十一月七或八日)前,正是所謂的秋天。而秋天在中醫來說,正是養肺的季節,所以這期要為大家介紹的中藥,便是可用於養肺的中藥山藥。

 

 

潤肺健脾胃珍品

 

山藥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為「薯蕷」,「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為薯蕷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乾燥根莖。主要生產於河南省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另外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都有栽培。

 

©圖蟲網

 

於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臨床使用上又可分為「生山藥」和「炒山藥」。將山藥藥材除去雜質,泡潤至透,切厚片,乾燥後即為「生山藥」( 多用於補陰生津) ;或是先將麩皮均勻撒布於熱鍋內,待煙起,再放入乾燥的山藥片,拌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後放涼,即為「炒山藥」( 多用於健脾止瀉)。清‧ 黃宮《本草求真》云:「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內宜炒黃用。」中醫認為山藥性味甘平,歸肺、脾、腎三經,功能益氣養陰,補肺脾腎。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或泄瀉等症,以及脾虛濕注所致的帶下病;肺氣肺陰不足所致的虛勞乏力,咳喘少氣,無痰或痰少而黏等症;陰虛內熱或氣陰兩虛所致的消渴症;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目眩暈、潮熱盜汗等症,以及腎虛下元不固,而見遺精早泄、小便頻數或遺尿等症。

 

現代研究發現,山藥含有多種胺基酸、薯蕷皂、薯蕷皂元、黏液質、膽鹼、澱粉、止權素、多酚氧化酶、維生素A、B1、B2、C及鈣、鐵、磷、碘等多種礦物質,黏液中含植酸、甘露聚醣。具有滋補、幫助消化、止咳嗽、祛痰、抗過敏和降血糖等作用,亦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

 

一味薯蕷飲

 

清末民初著名中西醫匯通派醫家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便有記載一則醫案,一名未婚的女子,月經一次比一次少,最後進而閉經,初起眾人以為她生活不檢點,但閉經一年多後,她又整日躺在床上,終日無精打采,當時還以為她得了肺癆(肺結核),不易治療。

 

但張錫純診斷後認為,此女並非肺癆,只因脾胃氣虛,氣血生化無原,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血液,都是我們脾胃吸收食物精微生成的,於是便用了山藥來治療,囑咐她的家人,每天將四兩山藥磨成粉末,熬成粥給女子服用,結果這方子果真見效,兩個月以後,這女子月經就來了。張錫純稱此方為「一味薯蕷飲」。張錫純認為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山藥在《神農本草經》,原名為「薯蕷」,因唐代宗名豫,避諱改名為「薯藥」。又因宋英宗名曙,復改名為「山藥」。如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卷七》云:「上一字犯英廟諱。下一字曰蕷,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為藥,今人遂呼為山藥。」

 

©圖蟲網

 

祛病健身的「山遇」

 

山藥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山遇」,相傳古時候,河南焦作一帶有一個叫野王國的小國,經常被周邊的大國侵擾。有一年冬天,有一個大國派了軍隊攻打野王國,野王國的軍隊雖奮勇禦敵,但終因實力懸殊,寡不敵眾戰敗而逃,敗軍在敵人的追趕下逃入了深山,敵人見其山峰高溝深,易守難攻,不巧又正值下起大雪,於是便無繼續追殺,反而封鎖了出山的道路,改以圍困的方式,想把野王國的敗軍困死在山中。大雪下個不停,野王國的將士飢寒交迫,許多人已經奄奄一息。

 

正在絕望之際,一名士兵抱著幾塊像是樹根的東西,吃起來甜甜的很好吃,說是在地裡挖的,其他將士一聽,立刻動手採挖,刀劍並用,沒一會便挖出一大堆,大家飽餐後突然感到體力大增,幾天後傷兵在它的作用下也漸漸痊癒。此時將軍一聲令下,野王國的軍隊借山勢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突出了重圍,更奪回了失地。將士為了紀念這個植物,便將它取名為「山遇」,隨著越來越多人食用過這個植物,大眾漸漸發現,它不但可以用來充饑,還有祛病健身的效果。

 

©視覺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8 月 【跟著蘇昭旭,預約一場 神軌之旅】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