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別報導】黑龍江的美麗與哀愁:從海蘭泡慘案兩甲子說起

【作者】
文_古淑娟/ 旅讀中國 圖_CTPphoto
2020.07.29

黑龍江流域不僅物產豐饒,而且天高地闊、江水淘淘,漫山遍野原始白樺林,水裡大馬哈魚群游,在這片西伯利亞的大地上,美景連綿。然而,美麗總是伴隨著或帶來哀愁。

 

 

布拉戈維申斯克,現為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這座隔著黑龍江與黑河市相望的城市,在一八五八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之前,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海蘭泡。

 

一九〇〇年(清光緒廿六年)七月十六日起,海蘭泡的華人社區被俄羅斯軍隊血洗,五千多華人遭到殺害,其後波及附近區域,華人總計被殺不下二十萬,史稱「庚子俄難」。

 

「軟黃金」招來的禍

 

當時,毛皮有「軟黃金」之稱,俄羅斯國庫收入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於貂皮、狼皮、狐狸皮等的毛皮稅收。歐洲的野獸因此被大量獵殺,數量大減,於是俄羅斯將目標放在西伯利亞,希望建設一條橫貫東西的「毛皮之路」,以賺取毛皮交易的最大利益,這便是俄羅斯向東擴張的主要目的。這條貿易通道計畫從東邊的阿拉斯加、穿越西伯利亞後出波羅的海,轉往大西洋。

 

黑龍江、西伯利亞盛產軟黃金,圖為正在晾曬動物皮毛的鄂溫克族。©武仲林/CTPphoto

 

一五七八年(明萬曆六年)俄羅斯東侵西伯利亞,幾年後哥薩克人平定西部西伯利亞;一六三六年(明崇禎九年)俄羅斯人繼續東進,抵達鄂霍次克海,至此征服西伯利亞全境,一六五〇年俄羅斯成為全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在黑龍江和外興安嶺與清朝接壤,中俄雙方最早於一六五二年(清順治九年)發生第一場軍事衝突,自此大小戰事不斷。

 

俄視尼布楚條約為「割地」

 

根據《尼布楚條約》,俄國失去部分鄂霍次克海區域,但與清朝建立了貿易關係。一六九三年(清康熙卅二年)俄國派使節赴北京要求通商,使節入境隨俗對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禮,康熙特獨許俄國在北京設使館,每三年可派兩百人商隊入京停留八十天,其他國家不得比照辦理。

 

到雍正年間,中俄兩國貿易關係依然友好,晉商也進到俄羅斯經商。但十九世紀末期以後,清朝國力開始衰弱,俄羅斯便盡顯對黑龍江流域領土的勃勃野心。

 

璦琿歷史陳列館中簽訂「尼布楚條約」的場景再現。©柯炳鐘/CTPphoto

 

璦琿條約葬送一「法」一「德」和一條「多瑙河」

 

一八五八年,莫拉維也夫趁英法聯軍攻陷大沽時,假借抵禦英法聯軍名義,率軍順著黑龍江直達璦琿,以武力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條約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歸中俄「共管」,只有精奇里江(今之結雅河)以南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人仍在原地「永久居住」,受清政府管理,俄人「不得侵犯」。

 

俄國政府為慶祝簽訂《璦琿條約》,將海蘭泡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為「報喜城」)。正如恩格斯在《俄羅斯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所說:「俄羅斯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與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一八六〇年(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再犯天津、北京,俄國新任駐華公使以「調停有功」之名,逼迫清政府承認《璦琿條約》,十一月,中俄簽訂《北京條約》(又名《續增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拱手送給俄國。

 

璦琿歷史陳列館,展示沙俄入侵中國的半景畫。©姜建/CTPphoto

 

海蘭泡慘案點燃一連串戰火

 

在海蘭泡大屠殺進行時,俄軍另在江東六十四屯將中國人聚集在大屋中集體焚燒,剩下的人亦趕至江中淹死。七月廿一日,江東六十四屯已全數為俄軍佔領。而在伊爾庫茨克、尼布楚、伯力、海參崴、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等地,俄軍也對當地的中國居民展開「清掃」,根據史料記載,身亡的中國人數量不下二十萬。因為發生在庚子年,這些慘案統稱為「庚子俄難」。

 

俄國再以海蘭泡及江東六十四屯為基地,趁著「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和光緒一度下落不明的機會,在同年十月出兵佔領整個東北三省。

 

俄國如此大屠殺的行徑,以及趁機占領整個南滿的手段,引起其他八國聯軍中七國不滿,尤其是日本和英國,遂埋下一九〇二年英日同盟、一九〇四至〇五年「日俄戰爭」的引線。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7 月 【神山聖境:川藏公路旅行】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 追蹤旅讀 Instagram,最新動態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