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六月精彩封面】再历金陵浮沉世情

【作者】
文_Vera/旅读中国 图_ CTPphoto、中新社、视觉中国、RF123 绘_胡说、希拉、陈巧廷/旅读中国 特别感谢_李时珍纪念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蕲春县政府(依笔划顺序排列)
2018.06.07

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李时珍六十一岁,《本草纲目》终于定稿。这部蒐罗世界万象的著作是为了世人的健康福祉而生;而其最后的问世,终究也需仰赖人情世故的运作。

 

明代出版业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商业文化,书坊会透过开发独家内容、邀请名人作序等手法来增加书籍的卖点。但《本草纲目》并非小说戏本等通俗内容、篇幅又过于浩大──换言之,即是高成本低卖点的赔本生意。

 

在迟迟找不到书商愿意刻印此书的情况下,李时珍决定邀请当代学界领袖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希望藉此增加此书的出版价值。万历八年(一五八○年)年,六十三岁的李时珍前往南京太仓州拜访王世贞,但王世贞并未同意李时珍的要求;一直到十年后李时珍二度拜访王世贞,才催生了这篇珍贵的大儒序文。

 

或许是名人效应发挥了作用,南京书商胡承龙决定出版此书。但因为出版作业庞大繁琐、耗时经年,李时珍终究没能亲眼看著自己的心血面世。

 

拨拨大书商的算盘!

 

在明朝,知识能交易几多钱?先让我们从当时的平均薪资与物价看起。

 

《本草纲目》在万历六年写成,在晚明,一个有秀才身份的私塾老师,年收入约四十两;种桑、缧丝、河工等男女雇工的日薪约三十文钱上下,高技术工种可拿到日薪五十文钱上下。若以一两银即一千文钱的通则粗估,小市民的月收入大概在一两上下。

 

买书

 

当时一个京城中产阶级八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生活费约为五十两,换言之,个人每月基本生活费约五百~六百文钱。而普通生活类书、科考用书定价约在一百~五百文钱之间,大部头丛书一套售价一两八钱七分。

 

买书对普罗大众来说大概就像苹果手机之于22K的关系:略奢侈,但也非负担不起。

 

刻书

 

至于刻书,当时一个刻书工人每刻百字收费约二十~三十文钱;而一套嘉靖卅三年(一五五四年)在岭南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一百六十一页的篇幅,版刻费廿四两。

 

以此对照五十二卷、约四千页一百九十万字的金陵本《本草纲目》,光是版刻费可能就要近六百两,再加上纸张、油墨、装订人工等费用,制作成本可能在六百到七百两之间。

 

《本草纲目》的作者在学界名不见经传,内容又是科举不考常民不爱的专业医书,这六百两就成了作者为难书商的巨赌,也无怪李时珍必须忙著找重量级人物给作品背书了。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5月号【本草纲目:给世界的情书】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