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海底游的:青岛│香港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旅读 图_视觉中国
2022年11月号 第129期
2022.11.14

关于捷运,近年有两件大事。其一是,香港地铁东铁线穿越维港延伸至金钟;其二是,青岛地铁一号线完成青岛路段与黄岛路段接驳。而此二者所以众所瞩目,那系因为这是建筑捷运至为困难的海底路段。身处捷运车厢,你我无从察觉窗外究竟是地底或海底,然而,那背后工程却是万万千无名英雄「汗滴海下」的结果。

 

 

一九八〇年初,港铁尖沙咀站连至中环,贯通维港两岸,是为香港首条过海铁路路段。犹记儿时搭乘港铁,每经此处,父亲告诉我说这是海底隧道,我总想像车厢窗外能够望见鱼群、乌龟、珊瑚与水草。四十余年过去,香港迎来第四条过海铁路,无独有偶,青岛轨道交通一号线「凤凰岛─团岛」通车,胶州湾两岸一气呵成,成为中国大陆最长的海底铁路。

 

从前青黄不接 如今接通青黄

 

几乎八十年前,诗人闻一多曾经写下关于青岛的文字──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顷的巨涛中浮沉;在右边唠山无数柱奇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进湾,先看见小青岛。就是先前浮沉在巨浪中的青点,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的半岛──细读文字,或可供给一种胶州想像,在那时候,进湾,非得乘船不可。

 

时间来到卅四年前, 轮渡通航,往返东端的青岛区与西端的黄岛区,耗时三十分钟;时间再到十一年前,隧道通车,三十分钟航程缩减为十分钟车程。然而在此以前,纵然两区同属青岛辖下,偏偏需要绕行十分之九个圆周,始能抵达可望而不可及的对岸,如此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却在今年过海铁路通车以后,再次缩减为六分钟车程,青黄从此不再不接!

 

 

等了又等,千呼万唤

 

打造过海铁路不是容易的事,须将隧道本体切分成为数个组件,沉入海底以后一一缝合,打通连结两岸出口,最终抽取海水、铺设铁道而成,此即沉管式工法。另采潜盾式工法(直接下挖贯穿海床土壤)的高捷「西子湾─盐埕埔」一段横越港口船渠,不过短短四十公尺的全台唯一海底捷运,施工当时偶遇突发状况,不得不以人力开挖,花费整整半月却仅只推进了两公尺,枉论长度八点一公里、深度八十六公尺的青岛地铁胶州湾段。

 

顾名思义,一号线是青岛捷运路网首个动工的路线,早在北上津广四城之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动工并不意味完工,一号线的修筑之路竟走了二十六年之久。市民盼呀盼地,盼来了三号线、盼来了二号线,甚至十一号线、十三号线亦相继通车,千呼万唤的一号线始部份对外营运。

 

个中原因在于地下线路最长、地质环境最杂、施工工法最多、工程风险最高,兼之海底隧道规模最大。疫情期间,这条让小青岛人等成大青岛人、大青岛人等成老青岛人的地铁──胶州湾一段或可称之「海铁」──使其路网幅度一举超越前辈天津,跻身北上广深与成都、重庆、南京以后。过去,关于青岛地铁有则谣言,传说路线号码愈大、行驶车速愈快,可是随著最高时速可达百余公里的一号线的开通,这则谣言便从此止于二〇二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