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专题报导】从末代皇帝到伪满傀儡:命运捉弄?性格使然?

【作者】 何沐恬
文_ 何沐恬/ 旅读中国 图_ 任中豪/ 旅读中国、何沐恬/ 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 绘_ 李雅婷/ 旅读中国 参考资料_ 溥仪著《我的前半生》
2017年2月号 第60期
2017.02.16

 

 在戏剧领域中讨论到「悲剧」时,常常会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命运悲剧」、一为「性格悲剧」。末代皇帝溥仪所遭遇的动荡时代,实非他个人能够选择,然而从小养成的性格,却也为他前半生的「悲剧」作了注脚。今次,我们从溥仪的命运和性格,剖析他从高高在上的皇帝,一步步成为日本关东军傀儡、走向「汉奸」之路的故事。

 

 

北京紫禁城©陈一年/CTPphoto

 

清宣统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成功后,中国各地纷纷群起响应。清政府为了「平乱」,只得逐渐让统帅北洋新军的权臣袁世凯掌握了实际的军政大权,然而他却于此同时交上一群革命党人朋友,左右逢源。最后,袁世凯与支持共和的革命党达成协议,便反咬大清王朝一口,向当时摄政的光绪帝皇后隆裕太后及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威胁利诱,以「法兰西革命史」中路易十六上断头台的故事恫吓,加上提出《清室优待条件》安抚,要求溥仪退位。

 

大清皇室评估之下,认为一时之间颓势难以挽回,只得忍痛由隆裕太后颁布年仅六岁的溥仪的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顺治入主中原起算两百六十八年的统治。

 

皇帝之梦:幼时养成自傲性格

 

溥仪三岁登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三年皇帝,又糊里糊涂地退了位。然而因为有《清室优待条件》的保护,即使民国已经成立,皇室仍获准许继续住在紫禁城,在城内保留「大清」国号,皇帝尊号亦维持不变,连供其使唤的宦官、宫女都没少。另外还有「国民政府支付清帝岁用四百万两、特别保护皇家私有财产」等条款,使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历史上一般称为「逊清皇室小朝廷」──而溥仪就在这个小朝廷待到了十八岁。

 

优待条件对少年时代溥仪最深远的影响,或许在于他往后性格的形塑。紫禁城中的溥仪依旧发布「上谕」,用宣统年号纪年,故臣赠諡,不改衣冠(辫子当然也留著),遗老遗少行跪拜大礼,出入、吃饭的豪奢排场更不可少。溥仪不论在正式教育中或与臣子、仆役相处的潜移默化下,都使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君王,高人一等的地位不容动摇。

 

当时溥仪每天去毓庆宫读书、给太妃请安、或游一趟御花园,不可免俗皆要劳师动众,后头跟著几十个太监,有的撑著大罗伞、扛著轿,有的捧著换用的衣服、拿著装有各类点心的食盒、挑著各种急救药,还有的带著大小便器,可谓浩浩荡荡。

 

再以溥仪童年生活最常接触到的对象──伺候他的太监来说,由于他们除了取悦主子以外,大多也迷信,时不时给溥仪讲些宫中的鬼故事,或「圣天子百灵相助」的神话,这使他变得既怕鬼、相信因果报应,却又不禁认为皇帝身分「自与常人殊」、连鬼神都要来相助。

 

由于小朝廷里多数人自小就恭维他,使年幼的溥仪有时还真会忘记其他人也会肚子饿、也会感觉到痛。整个紫禁城可以说唯有乳母王焦氏真心关爱溥仪,以朴素的言语提醒他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是人。然而王焦氏在溥仪九岁时,却在毫无过失的情况下被太妃们赶出宫外,任凭他怎么哭闹都没用。

 

到了十一岁的时候,溥仪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他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连最亲近的帝师陈宝琛都劝不过来。

 

溥仪西式装扮©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