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止于至膳】边炉野意:百味消融小釜中

【作者】 干馨萱
文_ 朱振藩 图_CTPphoto、视觉中国
2017年2月号 第60期
2017.02.14

 

清代进士严辰吟曾题诗咏叹火锅之妙:「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火锅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丰淡随人的汤底、五花八门的蘸酱或者荤素不忌的食料,莫不令来客眼界大开、食指大动;尽管市场不断翻陈出新,几款流传迄今的经典款火锅,依旧值得我们细细品会!

 

清末无知山人鹤云氏,吃遍大江南北,曾撰《食品佳味备览》一书,即云:「东三省吃火锅,只用醃菜(指酸白菜)汤,频添猪肉片,要煮熟;其余羊肉片、鱼片、野鸡片、鹿肉片、黄羊肉片、野猪肉片皆汆(川)吃。可用几十盘。其汤味极鲜。」

 

所谓酸白菜,就是把霜降后的大白菜,用开水一渍,拿大石蹲子,压上三五天,便成了酸菜,其晶莹凝玉,微酸而鲜美,入口能怡然。早年的店家,通常自己醃,各有其特色;而今到处有,部分不肖的业者还会添加醋酸,食来酸且呛,真不是味儿。

 

此外熬汤亦颇考究,火锅的汤底,由野鸭、冰蟹、蜊皇(大蛤蜊)、干贝熬出,据饮食名家唐鲁孙的说法:「⋯⋯汤鲜味厚,爽而不腻。锅子料主要是酸菜、白肉、血肠、山鸡、粉丝、黄花(即金针)、木耳,能再放点白鱼(按:松花江名产,可用鳕鱼片替代)片、大蛤蜊,那就更为滑香腴嫩啦!」

 

这锅子传到台湾后,以食材受限,不用山(野)鸡、白鱼、黄花、鹿肉片、野猪肉片等,其常用者,改为虾、蟹、炸小丸子及冻豆腐、大白菜,其他大致相同。它妙在好的酸菜,既开胃,又能助消化,是以广受欢迎。

 

我早年吃酸菜白肉火锅,颇嗜台北的「台电励进餐厅」,以及高雄的「刘家」。前者在享用前,先把冻豆腐及酸白菜各倾一盘入锅中,接著涮白肉吃,然后续滚诸料,吃得不亦乐乎!后者除酸菜白肉火锅外,搭配著「酸白菜炒羊肉」和牛大饼(卷牛肉之饼),食之亦有别趣。可惜近年以来,两家品质下降,久不尝此味矣!其后「长白」、「围炉」等店继之而起,口碑尚不坏,亦有可观之处。我曾数度品尝,可惜水准不一,或有成长空间,或许攸关口福。

 

有关酸菜锅子的制作,依《食在宫廷》的做法,堪称道地正宗,而且尚称简便。该书的作者为爱新觉罗.浩(即嵯峨浩,日本贵族嵯峨胜侯爵之女,和大清皇帝溥仪之弟溥杰共结连理,精于烹饪),相关内容如下:在此锅子内,除酸菜白菜丝、大白菜丝、粉丝外,另有猪肉片、羊肉片、鸡肉片、牛肉丸、猪肉丸、河蟹、蛤蜊、海米(虾米)、干贝等,可谓十分丰富。其蘸用的调味汁,则「将虾油、酱油、辣椒油(按:辣椒末用香油炸成)、酱豆腐(按:腐乳)、醋、盐、韭菜花分别盛在小碗里,摆在食桌上,吃时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调配。」

 

而在享用之时,先「将猪骨汤和刚才煮猪肉(按:白肉)的汤,倒入锅子内,再加入干贝、海米,把锅子放到食桌中央。见汤开时,即可依次下入备好的涮料,边涮边蘸调味料吃。最后待汤浓时,下面条,既可吃面条,也可以吃米饭。」当然啦!食此锅子,丰俭随人,而且配料在超市里大半有售,只要吃得尽兴,即是寒冬佳肴。

 

高雅的「野意」:菊花火锅

 

酸菜锅子是在汤内添料,而在锅外搁料的,则是菊花锅子。它是「野意火锅」的高雅吃法,深得老佛爷的喜好。

 

慈禧于品尝菊花锅子时,《御香缥缈录》将「擎器者舐唇,侍立者干咽」的状况,描绘得入木三分,大致可归纳如下:一、慈禧十分喜爱,有如乡人赴席;二、太后性喜食鱼,此锅的主料,只有生鱼片,有时加生鸡片;三、汤底为原汁鸡汤或肉汤;四、她喜欢自涮自食;五、锅子的汤滚了后,再投入菊花瓣;六、太后食毕后,分享众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