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思潮】全球最大天文馆扎根上海:西方创意,东方落地

【作者】
文、图_ 洪人杰
2021年12月号 第118期
2021.12.30

作为境外建筑事务所在中国获得大项目开发的机会屡见不鲜,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包括二〇〇八年所竣工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由著名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and de Meuron) 所设计,随后因外型原因也被俗称为「鸟巢」,并引起全世界对于中国当代建筑的关注。

 

 

这股所谓国际建筑大师在中国所带来「奇奇怪怪」的建筑设计现象,很快的也变成亚洲城市与世界接轨的方式。不仅包括之后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所设计的CCTV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英国女魔头札哈‧哈蒂建筑事务所(ZahaHadid Architects)设计的广州歌剧院、RMJM 所设计的苏州东方之门摩天大楼等,皆成为城市著名地标外,还被市民取名为大裤衩、鹅卵石、大秋裤等「美名」。

 

然而,从这一系列的地标建筑中也可发现,海外建筑师对于当地文化的表达以及对于概念的诠释,完美符合中国政府与私人业主对于未来的野心与憧憬,不仅建筑具有夸张的形式外,还带有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束缚,并创造出「新」历史的轨迹。

 

 

近期由美国Ennead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天文馆」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项目。该建筑以天文学背景作为设计概念,将太阳、月亮和星星运行的轨迹作为建筑外型,创造出一个没有直角也没有直线的博物馆空间。上海天文馆从二〇一四年开始设计,经历约七年的深化与施工,总算于近期对市民开放,总面积高达三点九万平方公尺,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

 

Ennead 建筑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在访谈中曾提到:「空间借鉴了部分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因此在入口区或建筑外型中,可以看到天文馆的功能和建筑实体完全融合,让建筑形式兼具教育意义。」有趣的是,在空间动线中,参访者也能透过展示空间感受到星空与宇宙,显示了建筑与概念一体化的完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