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市思潮】浅谈越南南北差异:东方古典美人VS洋气时髦少女

【作者】
文、图_ 汤凯伟
2021年12月号 第118期
2021.12.09

在台湾「战南北」这种地域间的攀比情结常成为热门话题,想当然尔南北跨距长达一千多公里的南越与北越,岂有不战的道理,由于工作缘故南越、北越都有居住过的我,或许更能品尝出个中的「醍醐味」。

 

 

大家对于东南亚国家第一印象就是气候炎热,但是放到越南就不准了,北越首都河内与南越胡志明市纬度相差约十度,河内一年有四季,冬季干冷的北风直接吹拂,有时候气温还会比冬天的台北低,北越有些山区甚至还会下雪。而南越胡志明市气候则如终年常绿的夏天,只有分干季与雨季,因此只需著夏装。

 

民族组成大不同

 

河内主要民族由越南本地的「京族」组成,越南曾经为过去中国的藩属国,几百年来受中华文化薰陶,遗留下许多古风建筑,因而河内城市景观较统一。后期又经历升龙皇城帝制、共产党时期,都是比较束缚、内敛的个性,在我眼里,河内像是一个古典东方美人,静静的、素雅的、温吞的,却又强韧的。

 

而胡志明市除了主要民族「京族」外,还有因地缘相近而搬迁来的柬埔寨「高棉族」,以及明清时为逃避战乱迁居至此的「华族」,以广东、潮州人为代表。十七世纪时因越南政府开拓南方的政策,许多华人于胡志明市落地生根,像第五郡为知名华人区,街道上中文字招牌、闽南式寺庙、各地会馆(同乡会)林立,甚至平常生活语言是说粤语。

 

胡志明市地势平坦开阔,对外通商开发较早,对于异文化之间的包容度较大,且近代受到法国文化影响颇深,经济条件较河内发达,加上各种文化融合并存,孕育出丰富的胡志明市。对我来说,胡志明市就是个自由奔放,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勇于尝试,穿著西洋剪裁的连身洋装,开朗活泼的时髦少女。

 

河内升龙皇城遗迹:京族政权建筑

 

北桃花,南黄梅

 

越南最大节日农历新年时,河内习惯家家户户装饰桃花,增添喜气及过节氛围。由于桃花属于温带植物,在南越较难生存,故胡志明市则是选用适应南越气候的黄梅花,整颗开的黄灿灿的黄梅花树,也散发出越南独特的年味。

 

越南国花的由来也有此一说:南北越花卉因气候适应性及偏好问题,单单挑选桃花或是黄梅花为国花怕会有偏袒之意,因此最后拍板了南北越都能生存的荷花为国花,也象征著出自淤泥而不染的情操。

 

用滷蛋辨别南北口音

 

我听过一句有趣又生动的话来形容越南各地方口音:「北越是正常说话,南越是含一颗滷蛋说话,中越是含两颗。」说明了北越河内口音抑扬顿挫明显,咬字清晰的特性,在我听起来使用唇齿音较多,共鸣部位在嘴巴的前半部分,跟中文听起来很像,有些母音甚至跟闽南语、粤语类似。我认为是外国人较快能掌握听读的口音,现在越南国家传播、电视新闻也都是以河内口音为标准音,面向海外的越文教学也都是以河内腔为主。

 

南越口音又可以细分华人口音、西贡口音,但是这个微妙程度身为外国人的我们无法分辨,大概就像要美国人分辨台北腔跟台中腔的难度吧。南越口音是母音会变音,且共鸣腔在口腔后半部,用舌根发音多,我觉得外国人较难掌握,感觉起来音比较浊,较难分辨且有些习惯用字跟河内不一样。但是由于南越自古对外商贸较频繁,海外越人多为南越子弟,故海外越侨组织通常都是南越口音,且认为自己才是正统。中越的话,已经不是腔调的差别了,是连用字都抽换掉了,南北越听习惯了还是可以沟通,但是中越就真的比较难了,就算懂南北越口音也束手无策。

 

「独立、自由、幸福」为越南国家格言,或许这样的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多元文化价值激荡,正是迈向幸福国家不可或缺的元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