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高昌:丝路明珠

【作者】
文_ 李纯瑀、张芸、张慧萱、黄彦绫、吴歆宜、李春娇/ 旅读、武仲林、程惠敏、张芸芸、蔺安旸/ 中国旅游 图_达志影像、中新社、视觉中国
2021年9月号 第115期
2021.09.21

汉唐以来,高昌为中原连接中亚与欧洲的重要节点,彼时波斯商人带著葡萄、香料、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此地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火药、造纸与印刷术,东西方商贸往来蓬勃兴盛。加上不同宗教陆续经高昌传入中土,高昌占据极佳地理位置,因而成西域大国。

 

 

火焰山脚下的虔诚佛国-高昌故城

 

现今高昌遗址为世界上保存相当完好的土筑古城之一,形状略呈正方形,城镇格局似唐朝长安城,全城分为外城、内城与宫城并拥十二座城门。出土物品以陶器为大宗,且透过壁画残片内容证实,佛教制品多以唐朝艺术风格为主。残存遗迹大多为佛教建筑,光是佛教寺院就多达五十几处,加上众多佛教遗物与当年玄奘讲经说法的讲经塔遗址,虽经风化侵蚀不见当初宏伟之貌,但透过遗存仍能想见当时的佛法昌盛、商人络绎不绝之貌。

 

洗尽铅华容颜凋零-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高昌人因笃信佛教,便于南北朝末期在火焰山后方峡谷中,修建了壁画绮丽多姿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意思为「装饰美丽的地方」,千佛洞共凿有八十三个洞窟,现存五十七个,内有壁画的四十个,此地多个世纪以来一直为高昌佛教中心,全盛时期的千佛洞平台上,还筑有高大殿堂、回廊与木门楼等。西元一九八一年, 此地出土《粟特文摩尼教书信》,书信以粟特语写成,为摩尼教徒写给东方教区慕阇(主教)的信件,此物证明了摩尼教曾在高昌回鹘王国中盛极一时,此项珍品也入选中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吐鲁番地下博物馆-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为高昌故城居民的墓葬地,约建于西元三世纪,位于高昌故城北方六公里处。墓葬中官民不分阶层同葬于此,而墓主并非仅只回鹘人,也有车师、突厥、匈奴与高车等不同民族居民,显现当时高昌不仅是多元人种聚居地,掌权者也采较宽松的民族政策。加上此地出土保存良好的尸身与诸多精美陪葬物,阿斯塔那古墓群又被称为「吐鲁番地下博物馆」。

 

©达志影像

 

唐争西域的野心之作-北庭故城

 

北庭故城为唐朝建设的北庭都护府,其原型出自柔然建立的可汗浮图城。西元七〇三年,为解决东突厥复兴意图谋夺西域之危,武后下令设立北庭都护府,下辖金满、轮台、蒲类与西海,以巩固西域势力并增强兵力,其后北庭更被升格为北庭大都护府,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西域。九世纪时,高昌回鹘将北庭当为陪都。元朝更曾与此设立「别失八里元帅府」,使北庭故城成为当时北疆重镇,不仅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更兼军事要地,现今也名列世界文化遗产中。

 

皇家寺院里的佛教残影-高昌回鹘王室佛寺

 

高昌回鹘王室佛寺又称北庭西大寺,位于北庭故城西边七百公尺处,顾名思义其为高昌回鹘在北庭建造的王家佛寺。佛寺最初建于西元八世纪,十世纪时高昌回鹘将其扩建为王家寺庙。寺庙主要分为南、北两部分,建筑形式为前殿后塔,并分正殿与东、西等众多配殿,北部为塔型主殿,并残存二层环筑的洞窟式大龛,南面则以僧房、库房等建筑为主。现今也同列北庭故城遗址群里,名列世界文化遗产中。

 

唐驿站创绚烂邮递史-交河驿

 

交河驿自唐朝时期即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但斗转星移朝代也换了一轮又一轮,当年的驿站早已随著岁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今交河驿为当地政府仿照古驿站复原之景。

 

唐朝驿站系统极为发达,朝廷以长安与洛阳为中心向外辐射,于各地广设驿站增快消息传递速度。如发生战事,骑兵也可行走驿路,不仅增快行军速度,也在停驻各驿站时能将最新战况送往国都,使得西域驿站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