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李香兰与屏东:槟榔树下,石板屋前

【作者】 闻廷
文_ 甘炤文、林德俊、徐孝晴/ 旅读  图_ 视觉中国
2021年8月号 第114期
2021.08.16

出生于辽宁的日裔女星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早在上个世纪三〇年代,便凭藉靓丽的外形身段、优美的嗓音以及卓越的演技,成为红遍大东亚的绝世名伶。

 

 

挟带著影歌双栖的高人气,一九四一年一月,李香兰自日本神户搭乘「大和丸」号来到台湾,预计假台北市西门町的「大世界馆」举行五天的公演;当时为了宣传这名巨星的到访,台北街头甚至悬挂起「世纪之宠儿李香兰来台」的告示,果然掀起一波追星浪潮,不仅演出场场爆满,群众热烈的反应更可谓盛况空前。

 

期间,李香兰抽空接受「大粉丝」林献堂的款待,连同满映东京支社长茂木久平、民报社专务林呈禄等人在蓬莱阁共用午宴;此外,她还来到台湾南端的屏东,留下了一帧充满热带风情的写真:只见李香兰头戴纱巾、身著旗袍并趿著一双鱼口凉鞋,满脸挂笑的她且微微倾身,一手搭在笔直的槟榔树干上,另一手则扶触穿著原住民传统服饰的小姑娘,背景处更错落著各式丰茂植被以及古老的石板屋。

 

©视觉中国

 

事实上,这帧照片拍摄的地点,并非迢远的部落山乡,却是屏东市区内的一处公园(现已拆毁);由于当时日本政府严格限制「蕃人」的移动,如须探亲、出游,除了要事前填妥「蕃人旅行证明书」,还得按规定入住当地特定的「蕃屋」──李香兰身后的石板屋,即属此类公设的功能空间。

 

大时代底下的千面女郎

 

当然,一九四一年的台湾之行,并不是李香兰唯一一次的旅台经验;时隔不过两年,李香兰便再度抵临台湾,并参与演出电影《莎韵之钟》。

 

《莎韵之钟》系改编自发生在宜兰当地的一起真实事件:一九三八年,一名泰雅族的少女莎韵为了替日本老师揹负行囊,在下山过程中不慎发生意外,失足跌落湍急的南澳溪中溺亡。这桩事故后来几经官方宣传以及艺术化的渲染,主人翁莎韵遂成了日方眼中的「爱国少女」;官方不仅出资致赠当地一座桃形铜钟,藉以表彰莎韵舍己为人的壮烈牺牲,电影《莎韵之钟》的开拍,更将挟「皇民化运动」俱下的政令宣导推向一波高潮,引发台、日各界的高度关注。

 

据闻李香兰这回来台,林献堂原本也打算设宴做东,和偶像再续前缘;然而李香兰推辞了本次邀约,却利用戏余空档转往台南新营,吊唁前些年在上海被刺身亡的刘呐鸥,并探视了刘的家人──据学者专家推测,彼时在上海,曾任职中影的刘呐的地点,并非迢远的部落山乡,却是屏东市区内的一处公园(现已拆毁);由于当时日本政府严格限制「蕃人」的移动,如须探亲、出游,除了要事前填妥「蕃人旅行证明书」,还得按规定入住当地特定的「蕃屋」──李香兰身后的石板屋,即属此类公设的功能空间。

 

鸥兴许因为和李香兰多有业务往来,再加上彼此特殊的族裔背景,因此奠定了惺惺相惜的情谊。

 

无论如何,在那个政局诡谲如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李香兰周折多地,上戏与卸妆间,角色身分动辄幻变难踪,莫怪她一度被人误认成中国人,在二战后期几要以「汉奸」之实论罪。李香兰曾回忆道:「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日本人⋯⋯几乎忘了自己的日本国籍。」在东北出生的丽人,随著演艺事业的开展而不意转往海岛巡演、拍戏,并在台湾最南方的县市留下了一帧风情万种的纪念照⋯⋯也许,直至她九十多岁逝世前,刻印在她心版上的宝岛印象,仍旧会是槟榔树下、石板屋前的热带不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