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别报导】老宅流水青石桥,套肠油墩辣鸡脚──用舌尖游苏州古镇

【作者】
文_林欣婕/旅读中国 图_陈育升/旅读中国
2020.05.25

层层叠叠的套肠,肥瘦相间,精致不肥腻,炸得金黄的油墩,松脆甜绵的糯米香齿颊芬芳。若你是个爱听故事的吃货,一定要来黎里与甪直走走。这两个用百年美食、千年青砖石桥说故事的古镇,许你一趟暖胃又暖心的江南小旅行。

 

 

一个需要带打手去吃的古镇──黎里

 

在距离苏州古城区、上海虹桥机场都仅一小时车程的交会处,藏著一个最美味的江南古镇。

 

炸成金黄色、香味四溢的油墩,辣里带香的辣鸡脚⋯⋯。「去到黎里,得空著肚子,记得到每家店都别点太多,」苏州本地人一听到有朋友要造访黎里古镇,都是关心他几个人去?同行的朋友胃口大不?只因以美食小吃闻名的黎里,是一个尝鲜需要带「打手」的古镇,想要尝遍所有美食,最好带上几个「吃货」好友同行。

 

黎里古镇位于吴江县城东南三十公里处,东居上海,北通苏州,南与浙江嘉兴相邻。美食留住旅人的胃,而留住人心的,是那些说不完的黎里故事。

 

©陈育升/旅读中国

 

才子袁枚来寻桃源津

 

清代著名的美食家,才子袁枚就曾拜访过黎里,作品《黎里行》中说到:「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二○一四年,黎里镇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养在深闺里的古镇向游人揭开面纱,像是一坛酿造了九百余年的好酒被端上桌,香飘千里、惊艳四方。

 

黎里,古名黎川、梨花里,又名禊湖。周边多梨树,春天开满梨花,故名「梨花村」。唐朝时期,小村庄来了位名叫「黎逢吉」的村官,在黎里治水辟道,人民感念其贡献,「梨花村」因此改名为「黎花里」。

 

古镇守护者李海珉

 

在黎里,动辄经营数十年的小吃老店,陈列在石板路上;而黎里的九百年历史的精彩故事,则是存在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顾问、黎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顾问──李海珉的脑里、心中。

 

穿著合身的深蓝色西装外套,年届七十三岁的李海珉,头发梳得整齐服贴、不见灰白,一双皮鞋敲在古镇的石板路上哒哒作响,健步如飞。

 

「李老师早上好,」走在古镇里,不断有往来的居民问候李海珉。土生土长,先后做过二十多年的中、小学老师,就在教学上有所累积成就时,有志于黎里文史调研的李海珉,冒著减薪的损失,毅然转业至黎里「柳亚子纪念馆」担任馆员。

 

出身于黎里的柳亚子是清末明初有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是当年民主思想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办人之一。除了潜心研究「南社」文化,后来承接「柳亚子纪念馆」馆长的李海珉,同时兼任黎里镇文保所所长。看到古镇里许多老宅被拆,心急如焚,明白如果要想保护好古镇,必须把黎里全镇申报成「历史文化名镇」,才能进行全面性的保护。

 

「我就是一名民间文史学者,会的就是写字,」为了保护黎里历史文化,李海珉先后出版六部个人专著,先后发表六百余万字作品。二○○六年,出版《古镇黎里》一书,准备作为黎里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奠基之作。但在同年五月,黎里与邻近的芦墟被合并为一,成为汾湖镇。见黎里之名可能不保,李海珉四处奔走求告、撰文呼吁,终于在二○一三年,政府撤并七年的黎里镇恢复建制;二○一五年,黎里镇终于增补进「江南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

 

做个「活著」的古镇

 

「申遗」成功,黎里的建物与文物获得资源得以保护。资源进驻的晚,黎里在古镇的发展上,有许多前车之鉴。「许多江南古镇的发展,已遭遇瓶颈,黎里的开发保护,决不能走上老路,」李海珉表示,只有居民都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古镇才有生命。黎里有一半的原住民,愿意留在老宅里居住。李海珉强调:「黎里的保护正努力朝宜居、宜业、宜旅的方向发展。」

 

黎川旁,妇女们卖著自己勾的毛线娃娃鞋,大叔们在桥上水彩写生。在地居民的生活况味,为黎里的名胜与美食添加了人情味。到了黎里,有什么必访的美味与美景?后面为你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