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粮】那些永不结束的故事:痛苦与荣耀,温柔与慈悲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旅读中国 图_传影互动
2019.10.31

影痴曾经统计数据,那些名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十有六七一并赢得最佳剪辑,十有八九至少入围最佳剪辑。换而言之,剪辑称不上优秀者,影片也不大可能优秀到哪里去。日本导演大岛渚曾言──剪辑是改写电影的最后机会,多少编剧精心策划的布局,到了导演手上打掉重练;多少导演反覆试验的调度,到了剪辑手上片甲无存。下述电影,不能确认其回环往复的叙事线路,是由编剧定调、导演定调,抑或剪辑定调,然而至少至少,如此莫比乌斯(注)一般的故事架构经由巧手一剪一接,始能焕发目前光采。

六○年代,一介农妇带著早慧的孩子另觅人生,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小小马洛也不改其乐;八○年代,马洛再度离乡背井,初恋过也失恋过,那些恋爱过程的滋养与怅惘,使他成为一代名导;又三十年过去,繁华落尽,马洛以终生荣耀换得一身病痛,骨肉心肝唇齿眼耳无一不病,甚至陷入灵感枯竭、创作胶著。而那些他此生最珍视的人啊,在这紧要关头一一伸出援手,原来一身病痛,其实也能换得终生荣耀。

然而电影本身并非如此循序渐进。曾经鲜肉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初登场即垂垂老矣,化身无法久坐亦无法久站的老马洛。多年未曾推出新作,却在意外重逢过往搭档之后,陈年旧事纷纷找上门来。故事以当下为基点,穿插回忆与想像。导演建立了空间,剪接师打碎了时间,一幕接著一幕,过场紧连过场,甚至在某些瞬间,出现了纪实与虚构漫漶无解的感觉。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时间一旦长了,某些回忆似乎变成想像,部份想像竟然能够变成回忆。

不少人都说阿莫多瓦老了。过去的作品张驰有度、结构清晰,纪实是纪实,虚构是虚构,即使那些漫漶的瞬间,都终将在后续大破大立,致使观众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导演虚晃一招。到了《痛苦与荣耀》,导演/剪辑明显模糊边界,真相也许并非那么写实,幻想可能带有部份真相,这恐怕是记忆累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特别是中老年人),才会拥有的困扰/困境。于是,当阿莫多瓦得以坦然面对这样的「老年症候」,马洛才得以坦然与痛苦共存。

不少人也说这是阿莫多瓦的自传电影。如果将马洛视为阿莫多瓦替身,戏内因为一次演出,马洛同时与失和同事与失联初恋重修旧好,是否意谓阿莫多瓦同时藉由《痛苦与荣耀》,试图忏悔忏情、与过往握手言和?则剪接师在最终牵连出一条首尾俱全的线路,彷彿是对于母亲魂灵的召唤、对于自我青春的追缅,模糊戏里回忆与想像的边界以外,同时也在模糊戏外创作与自传的边界。

阿莫多瓦作品向来语不惊人誓不休,此番结尾一记回马枪,较诸以往精巧结构,虽称不上绝顶聪明,却也流露人入老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温柔与慈悲。宛如开场镜头,马洛母亲江边浣纱,潺潺溪水波光潋灩,映照著每个人的脸朋都熠熠生辉,那是戏里导演的自我凝视,还是戏外导演的层层回望?当阿莫多瓦创造马洛自表自首,而马洛创造童年自省自赎,则《痛苦与荣耀》不单单是剧本纵向的回环往复,也是文本内外的莫比乌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