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编辑室报告】环境保护进行式

【作者】 劳郁
图、文_吴歆宜/旅读中国资深企划主编
2019.10.02

对于自然生态爱好者而言,刚刚过去的夏天,可能是喜悲参半的。

 

欣喜的是,历经多年提案,台湾终于在今年七月实施四大场所禁用塑胶吸管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上海最严垃圾分类法上路,预计明年推向全国。

 

悲伤的是,巴西亚马逊雨林遭遇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森林大火;澳洲大堡礁生态状况再度恶化,未来展望从「糟糕」下修为「非常糟糕」,过去多年的环保宣导以及资金投入,仍挡不住地球暖化与海洋污染的速度,无疑是人类一大挫败。

 

距离《寂静的春天》出版已过半个世纪,曾经的「危言耸听」成了国际共识,受之启发的环境运动族繁不及备载,然而,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不但未能有效减缓,环境所面临的危机甚至更为加剧。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二〇一八年发表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近四十年间,受监测的四千零五个野生动物物种、共计一万六千个种群已经消失六成,其中陆生动物减少四成、珊瑚礁死亡一半,海龟数量更减少了百分之八十。报告称,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土地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农业导致自然栖地的破坏,造成了宛如屠杀一般的惨况。

 

各省民众当中,云南人对于环境变化的感知,可能最明显,也最迫切。本期《万物生长》封面故事,不只想呈现一个生机勃发的云南,也想讲述自八〇年代以降,以奚志农老师为首的一种环保先行者,如何通过影像与文字的力量,引领了中国大陆的生态保育之路。

 

明年,二〇二〇年,将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廿七年,同时也是《爱知目标》十年计画最后一年,一百九十六个缔约国代表在名古屋会议上签署了二十项环境提升目标,究竟成效如何?各国又将订定什么新的目标?且一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