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止于至膳】涮出色香味:塞外的羊肉帝都的锅

【作者】 干馨萱
文_朱振藩 图_CTPphoto 绘_许瀞文/旅读中国
2017.03.21

 

在推陈出新的火锅种类里头,「涮羊肉锅」无疑可归为基本款──或也因如此,反而成就其经典不败的地位。提箸将切成薄片的羊肉夹放进滚汤中稍加烫煮,或单吃原味,或佐酱料蘸食……袁枚写就〈戒火锅〉的当下,大概未尝料到后世之人脑筋动得如此之快,不仅摆脱了「物经多滚,总能变味」的窘境,反倒能享受现涮即食的新鲜滋味呢!

 

涮肉片的火锅,由多样到单一,虽然有复古风,但因口感纯粹,只用单一食材,遂能具体而微,处处显现刀工,突出不同口感,其品类相当多。不过,时至今日仍盛行的,仅有羊肉、牛肉、猪肉、鸡肉和鱼肉等。其中最为人称道者,乃源远流长的「涮羊肉」。

 

从清中叶迄今,在北京的人民,特爱吃「涮羊肉」。以伊斯兰教(回教)有严训,教众不食猪肉,故尝此一火锅,有教内、外之别,其最大之不同,在于火锅汤底──教民纯用清水,但汉民经营者,则无此一限制,甚至为增香滑,还会酌添猪油。

 

用好料,食好料

 

创业于清宣宗道光廿三年(一八四三年)的「正阳楼」,为汉人经营「涮羊肉」者。它的火锅汤底,除使用鸡鸭汤、口蘑猪肉汤等,甚至「径以猪肉放置汤中」,故汤汁尤鲜美,食客趋之若鹜。

 

店家食涮羊肉,其特点有四,分别是:一、选料精。采用内蒙草原当年羊,肉质细嫩,下锅即熟,久涮不老;二、加工细。肉切好后,按黄瓜条(助条肉)、上脑(下腹肉)、磨裆(后腿肉)、小三叉(脊骨两侧之肉)、大三叉(尾部)等不同部位装盘,食客可依喜好任择;三、佐料全。传统与创新配料俱全,调后醇厚适口,让人回味无穷;四、主食美。其搭配的烧饼层多,外酥香,里松软,能朵颐。另,其绿豆杂面,解腻清口,大受欢迎。

「涮羊肉」界的泰斗

 

基本上,近百年来最赫赫有名的「涮羊肉」,非「东来顺」莫属,致有「涮肉何处好?『东来顺』最佳」的令誉。

 

「东来顺」初成之时,为求一砲打响,老板丁子青不惜重金,向正当令的「正阳楼」挖角,不仅请来山西正宗师傅,亦在羊肉上下工夫。他们专用蒙古西珠穆沁旗阉过重五六十斤,其肉雪白鲜嫩、肥而不羶、瘦而不柴的大尾巴绵羊;然而,一头羊能用的只有黄瓜条、上脑、下脑、磨裆、大三叉(岔)、小三叉(岔)这些部位,合计仅十五斤上下。

 

为了确保食材品质,丁老板更在北京东直门外买了数百亩地,将绵羊成批买进来后,即交付佃农饲养,他只供应饲料,并以天然有机且环保的羊粪代替工钱,双方互受其利,制造双赢局面,实值今人取法。

 

由于「东来顺」刻意经营,生意愈发火旺,到了上世纪三○年代,每年销售的羊肉片,全在十万斤以上,已能独霸一方。到四○年代时,「正阳楼」不支倒闭,从此一支独秀,而为了分散客源,又开了家「又一顺」。

 

目前去北京吃「涮羊肉」,店家细数不尽,如果叙其师承,几全是「东来顺」,足见影响之大。我亦爱食此味,去北京必拜访,在友人引领下,吃过非常棒的,或以片羊见长,或以烧饼取胜,亦有极佳的芝麻酱。总之,吃得心花怒放,可谓美不胜收,真是口福不浅。

 

↶↶↶加入旅读LINE@好友,送旅读中国经典期刊到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