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封面故事】咖啡廳的蛻變再蛻變——轉角遇到咖啡館

【作者】
文_張慧萱/旅讀 圖_陳育陞/旅讀、123RF、圖蟲創意、視覺中國、Wikimedia Commons、各咖啡館、張慧萱、王吟蘭 模特兒_張子嫺、胡晴惠
2023年5月號 第135期
2023.05.12

「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奧地利詩人彼得艾頓柏格

星光璀璨的夜晚,維也納街頭一派朝氣蓬勃,傑西與席琳坐在安靜的史貝爾咖啡館(Café Sperl)內,眼中除了彼此再無他人。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講述一對男女於火車上相逢,於維也納街頭展開浪漫之旅,其中咖啡館化身戀人絮語的隱密之所。二戰陰影下仍舊活力四射的卡薩布蘭卡中,瑞克咖啡館(Rick's Café)內法國人、德國人與美國人共聚於此,瑞克與伊莉莎於此再次邂逅。電影《北非諜影》呈現了舊日戀人久別重逢,依舊無法擺脫宿命枷鎖,咖啡館則成為隱世烏托邦,令人暫忘戰爭苦難。

 

相較於上述浪漫電影情節,海明威可沒在咖啡館中上演生離死別戲碼,他更喜歡坐在咖啡館觀察人群,再低下頭來奮筆疾書,將巴黎咖啡館內五光十色之景盡數收藏於文字中。這位在一九五四年憑藉《老人與海》等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傳奇作家,早期創作生涯中常窩在巴黎咖啡館中寫作,咖啡館成為他獲取靈感的重要場所。

 

人們一再從各類作品中發現咖啡館的蹤影,畫中、書本裡、音樂內,總可以與其不奇而遇,每每帶給人們全新啟發。

 

©陳育陞/旅讀

 

一便士大學開課!

咖啡與全世界人們的邂逅,相較茶葉千年歷史,僅發生在短短數百年間。咖啡從阿拉伯半島傳到歐洲之始,人們稱其為「阿波羅的酒」,這款飲品如酒般,帶給人們眾多靈感,激發無限創造力。十九世紀出版的《文學軼聞》提到:「咖啡館歷史比俱樂部更早,也是人類習俗、道德與政治的歷史。」因為從十六世紀初,咖啡館便在鄂圖曼帝國風行,彼時咖啡館被稱作「文明人的學校」,人們會在館內談論社會時事、盡情唱歌跳舞。

 

當咖啡館文化傳至歐洲,更成為藝文人士重要聚集地。十七世紀,英國最早有紀錄的首間咖啡館於牛津開業,彼時咖啡價格約為一便士,吸引許多學生與教職員於館內待上一整天,進行思想切磋。

By Bodle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Oxford - Bodle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Oxford,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343739 ©Wikimedia Commons

 

思想啟蒙,於是歐洲鉅變

倫敦與巴黎咖啡館文化可以說是影響了一整代歐洲人,歷史學者們認為,十七至十八世紀咖啡館於英國、法國崛起,是啟蒙運動誕生原因之一。因為咖啡館出現之前,歐洲人最常聚會場所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酒館,但在咖啡館出現後,因為提供不會令人大腦昏沉的無酒精飲料,使得此地成為人們集會的新選擇,相較小酒館,眾人可以更加嚴肅地討論各種問題。

 

有趣的是,英國小酒館商家有感於客源向著咖啡館湧去,遂開始攻擊咖啡飲品,加上學者們總會聚集於咖啡館大聲疾呼自身主張,因此咖啡館也被上位者視為「犯罪者」溫床。一六七五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發表公告,公然打壓咖啡館,並指出前往咖啡館之人是「無所事事和有反叛之意的民眾」,未料到公告一出,便引起群情激憤,國王遂於隔年撤回,自此咖啡館文化越發蓬勃。

 

波蔻咖啡館©123RF

 

英吉利海峽彼岸的花都巴黎,咖啡文化也蓬勃發展,法國史學之父儒勒米 什萊在《法國史》一書中提到:「巴黎變成一座巨大的咖啡館。」足以想見彼時咖啡館之興盛。十七世紀波蔻咖啡館(Le Procope)於巴黎開業,成為哲學家伏爾泰、盧梭流連忘返之地,據說 《百科全書》編纂者狄德羅,便在此地與人談論後產生彙編《百科全書》的想法。咖啡館在歐洲蔚為風潮,許多作家如海明威、王爾德都是巴黎咖啡館愛好者,畫家如畢卡索、莫內同樣徜徉於咖啡館中。

 

咖啡移民,在亞洲根植

隨著人們遷移,咖啡館文化也被帶往世界各地。曾被法國殖民的越南,街頭巷弄坐落著各式小咖啡館或是攤位,許多越南人將喝咖啡視為開啟一天的重要儀式。不只文人雅士喜愛咖啡館,平民百姓也是咖啡館的忠實支持者。

 

咖啡館文化在亞洲開出璀璨花火,亞洲各地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日本與韓國咖啡館發展歷程不過百年,兩地便已成為各家連鎖咖啡館兵家必爭之地,也培養出一批對於咖啡滋味有著挑剔味蕾的人民。臺灣咖啡館同樣也在二、三十年間飛速發展,甚至二〇一六年興波咖啡創辦人吳則霖一舉奪下 WBC 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顯現出亞洲咖啡師實力不容小覷。細看 WBC 世界咖啡師大賽從二〇一二至二〇二二十年間,十位冠軍咖啡師中有三位皆來自東亞,比例之高,令人對於東亞咖啡文化更加好奇。

 

弗洛里安咖啡館©S.A.C.R.A. srl/Wikimedia Commons

 

咖啡館歷經數百年演變,早已與原先樣貌差異甚大。臺灣許多咖啡館紛紛將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咖啡館結合,像是在咖啡館內販售服飾、黑膠、植栽、單車,多樣化了咖啡館型態,讓大眾對於咖啡館有了更繽紛的想像。

更多精選咖啡館、咖啡館文化,請參考《旅讀》No.135「我在咖啡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