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最完善與最密集:北京│上海

【作者】 鄺介文
文_鄺介文/旅讀 圖_視覺中國、旅讀
2022年11月號 第129期
2022.11.07

十年以前,北京、上海、倫敦還在彼此競逐「全球最大地鐵網絡」頭銜;十年以後,前二早將後者遠遠拋諸腦後,上海線路長度甚至達到倫敦的兩倍有餘,成為最完善亦最密集的軌道交通系統(注一)。尤有甚者,倫敦無論城市抑或捷運,發展已然趨近飽和;偏偏北京與上海,仍有相繼而來的各式草案正在或將要列入建設藍圖當中⋯⋯

 

 

作為五朝古都/天子腳下,北京諸多建設向來以國家作為優先服務對象,在此背景,市民生活機能相對被犧牲。它的「高大尚」常人往往難以想像,無論站在任何角落,距離最近的公交車站恐怕都得走上十數分鐘。在其他城市,二線道興許是基本規模,在北京而言,六線道都可以算作小路一條。像是一塊黏土模型,硬生生給拉扁平,面積成了原先的數倍。

 

如此一來,於公為了國家門面,於私為了小民日常,一九六九年北京迎來兩岸首條捷運線路(注二),其竣工日期先於香港與新加坡(乃至首爾與舊金山),可謂大中華地區裡的頭一條。儘管如此,隨後北京地鐵發展卻陷入長期停滯,單單兩條線路、三十四個車站竟花了整整卅年光陰,宛如龜兔賽跑寓言,給了後起之秀上海急起直追的罅隙。

 

京滬情結:軌道交通競賽史

 

所以如此,在於打造地鐵的初衷與接續,莫不與政治相干。韓戰方歇,執政者以為殷鑑不遠,提出修築地下軌道作為防空用途,昇平時候可以運輸,戰亂時候可以守禦,於是邀來蘇聯專家協助籌備。然而隨著世易時移、對峙趨穩,動工與否似是沒有多大必要。真正使得北京地鐵當頭棒喝、再次奮起的契機,終究還是「以國家作為優先服務對象」之前題,即二〇〇八夏季奧運。

 

自確認拿下主辦的往後八年,六條地鐵(包括對於觀光至為關鍵的首都機場線)相繼通車、若干舊站擴建裝修、自動售票系統啟用,無不為了奧運盛會到來。與此同時,還有諸多等在草案、送審、施工、履勘、試乘階段的路線,在此八年之間投入建設。目前,北京地鐵網絡總長逼近八百公里,不但完整覆蓋十二個行政區域,並且跨越省境串連河北廊坊。

 

©視覺中國

 

再會了!兩元玩到底

 

雖然北京凡事國家優先,地鐵票價倒是「曾經」利民的。二〇〇七年(可能又是為了隔年奧運)頒布的以次計價購票方式,除卻首都機場線外,無論時長、無論車程、無論轉乘,單次搭乘人民幣兩元整。然而基於連年虧損以及人流過鉅,二〇一四年起告別了兩元時代,依據里程計價,車資從三元至十元不等。隨後哈爾濱、瀋陽等地亦相繼跟進,地鐵「一票玩到底」的現象再不復見。

 

短短廿年締造地鐵奇觀

 

北京畢竟是政治核心,上海褪去了這層包袱,發展自由許多。兼之打從初具城市雛型起始,它便是以作為經濟主體為由建構起來的,民生成了一切優先。如果說前者整體是一個機能完備的區域,那麼上海轄下的每個小區,其實都各自機能完備。浦西人基本上不必涉足浦東,浦東人也無須特地渡而來。──因為方圓十里就能滿足住宅、辦公、購物、休閒種種需求。

 

隨著都市擴張,曾經「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卻也風水輪轉,幾近調換過來。別說黃浦兩岸,就是城裡城外,也亟須互通有無。直至九〇年代初期,一號線「錦江樂園站─徐家匯站」路段始投入運作,隨後發展卻也一如上海經濟起飛之幅度/速度,利用短短卅年,一躍而成世界冠軍。不單廿條線路總計長度第一,串連蘇州崑山與上海迪士尼的十一號線,也是地表最長。

 

©麥翔雲/ 旅讀

 

注一_ 東京鐵道儘管發達,此處單只計入東京地下鐵與都營地下鐵的長度,二者屬性偏向捷運;至於JR 日本旅客鐵道與私鐵則不在討論範圍。

 

注二_ 地鐵一期工程趕在該年十一完工,卻在通車以後事故連連,再度封閉進行大規模的修整,於一九七一年重新開放並延長路段。然而此間一直處於試營運階段,直到十年後的一九八一年始正式驗收,即今日北京地鐵一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