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我家巷口最好吃:從西式到本土

【作者】
文_ 陳育陞、鄭淳予/ 旅讀 圖_旅讀
2022年9月號 第127期
2022.09.12

據經濟部統計,臺灣連鎖早餐店家數量超過一萬間,品牌也有數十種以上,平均下來各鄉鎮有近三百間早餐店,幾乎能與連鎖超商平起平坐,儼然成為臺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國美而美,臺灣臺而臺

 

二〇二一年,美國加州出現一家美而美早餐店,主打販售臺式早餐,消息一出,馬上引起眾多臺灣人的共鳴。正當我們自豪地向美國輸出特有種「大冰奶」時,熱烈的社群聲量,甚至讓在臺美而美餐飲集團發聲明,表示「彼美而美非此美而美」。

 

由此可見,本土的西式早餐店已成為我們心中特有的飲食文化。或許這也是在遠離家鄉時,巷口那間早餐店的蛋餅總是最能引起鄉愁的原因。從學校旁邊、車站旁邊、商辦旁的巷弄到住宅的生活圈中,處處都能發現早餐店的蹤影,原來「美而美」早已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一切就從一臺餐車說起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尚以農業為主,早餐多是米食,由於該時期務農的家庭相對貧困,往往將米飯煮成粥來食用。

 

邁入工商業社會後,婦女也開始外出工作,這時早餐店提供的新鮮三明治與蛋餅就扛起了維持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責大任,早餐也逐漸轉向外食消費型態。

 

但是,美而美又是如何成為臺灣早餐代表?

 

一九八一年,美而美創辦人林坤炎開著一輛小貨車在臺北市立棒球場(今臺北小巨蛋)前賣起漢堡三明治,喜好嘗鮮的臺灣人讓林坤炎的生意漸有起色。在一九八三年於八德路創立美而美後,隨即開啟了日後本土西式早餐店的熱潮。在這段日子裡,本土早餐店社區型的經營方式,除了扮演聯繫鄰里感情的角色,老闆也熟知老顧客的口味,恰恰讓顧客群滿足心理認同。

 

哈密瓜有種哈味,美而美有種美味

 

全臺的西式早餐店品項大多雷同,讓顧客選擇便利之餘,偶爾也能見到特意融入當地特色的口味,例如在花蓮,就可以在美而美吃到剝皮辣椒蛋餅。對於旅客而言(無論國外的或國內的),諸如此類的在地口味傳統早餐絕對可以肩負觀光大使的重任。

 

臺灣這片土地儘管迷你而精緻,各縣市習慣的口味與品項卻有著不小差別。從北到南,同樣煮一碗粥,就有許多不同做法,甚至衍生出各種「戰南北」、「戰東西」的網路文章。你可以在臺南的鹹粥裡看到師傅的執著,在臺中的大麵羹裡找到老闆的回憶,或在臺北的豆漿店裡吃到店家的真誠。

 

臺灣雖小,但早餐桌上的世界是何其大,值得我們慢慢細嚼品味。

 

©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