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食粮】活到老,旅到老-在世界的角落找到你们

【作者】 白宇
文_邝介文/旅读中国 图_海鹏影业、传影互动、采昌国际多媒体、好好电影工作室
2018.07.24

电影由法国发明,法国也确实主宰电影定义至今。莫说甫落幕的坎城影展,八十八岁的尚卢高达再次颠覆众人想像,大量拼贴图样与声音的新作《The Image Book》(影像之书,直译),几无起伏,宛如美术馆里的视觉创作,是电影,或不是电影,似乎惟有作者说了算数。高达多年战友安妮华达,凭藉作品《最酷的旅伴》荣登奥斯卡史上最年长入围者,电影纪录她与街头艺术家JR一边旅行一边创作的过程,乃至「萌生拍片念头的当下」也一并剪辑进去,比起纪录片还要纪录,一路后设,像电影,也不像电影,戏里戏外在在饶富兴味。

 

因为,他的创作并不止于拍照、列印、张贴,还得加上观众参与。与其说是街头艺术,更像是行为艺术。JR捕捉那些欣赏相片的人群,华达则捕捉「JR捕捉那些欣赏相片的人群」,层层递进,让电影的层次变得极其复杂,宛如卞之琳的那阙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观看于是成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关键字。JR拍摄人物肖像,呈现的是JR的角度;路人欣赏街头艺术,取决的是路人的立场;华达纪录创作过程,凭藉的是华达的视野。讽刺(或说有趣)的是,片中反覆出现华达眼疾复发,以及JR死守墨镜的镜头。二者皆以凝视人物为业,一个高龄九十,因为黄斑病变必须定期打针;一个不知是因为害羞、因为耍酷、为了保持距离、为了隔绝世界,坚持不肯摘下墨镜。前者想看而看不见,后者「只有我看人,没有人看我」,无眼与无脸的冲突交织,也让这部关于观看的电影,因为最终摘下墨镜的一瞬显得饱满丰盈。

 

然而撇开形式,《最酷的旅伴》系一再温暖、再真挚、再纯净也没有的作品,谈的不过是「为爱启程」的主题,电影原名与两岸译名同样耐人寻味。英文片名《Faces Places》巧妙利用叠韵单字,平铺实述二人前往世界各地捕捉人物脸孔的情节,大陆直译为《脸庞.村庄》;台湾片名《最酷的旅伴》则紧扣活到老游到老的支线,加深了戏剧性,符合台湾纪录电影一贯调性。

 

↶↶↶加入旅读LINE@好友,送旅读中国经典期刊到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