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三月精彩封面】古都旅行:旅读三味线

【作者】
文_邝介文/旅读中国 图_何宇伦、张凯翔/旅读中国、当小时、RF123、CTPphoto、视觉中国 绘_希拉、胡说/旅读中国
2018.03.01

日本国土震旦斜行,不若台湾搭乘铁路可以明确区分北上南下,

自古有著大城迷思的日人,于是另外发明一套指称方位的说词:

前往首都称为「上り」(音nobori,上行),

远离首都称为「下り」(音kudari,下行)。

如此上下位阶,无关地理条件,单纯以城市规模区分,

看在讲究区域均衡发展的现代看来,未免难以思议。

然而这就是京都,无论岁月荏苒,永远获置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纵然奈良短暂终结日本「天皇在哪,首都就在哪」的迁徙流离,对比中国一个朝代一个首都、甚至多个朝代一个首都,七十余年其实称不上是现世安稳。即便如今,迁都如此重大议题仍旧不能等闲视之,何况造桥铺路等等营建技术一概需要土法炼钢的当时?然而日本却在桓武天皇主持之下,迎来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定都超过百年的城市──平安京。即便江户时代,实权紧握在德川家康所在的东京,京都终究是法理上的首都,一座永远的「上り」。

 

所以日本政府不断重复如此劳民伤财的迁都工程,实乃与本土信仰相关。如前所述,传统神道崇尚「干净的地方就有神明」,反之,死亡则带来秽气。尤其天皇之崩,几乎足以污染整座城池、阻碍土壤新生,于是也就必须一迁再迁。然而随著佛教传入,兼之中国榜样,以及桓武为了防御早良亲王怨灵,在京都设下铜墙铁壁般的防御工事的传言,凡此种种,都让平安京逐渐成为一个可获接受的「万代宫」。

 

在世界的中心放送文化

 

中世纪的日本一旦踏出国都城门,几乎一片荒芜。自圣德太子以降,王室是刻意无中生有一座巍峨宫殿,以其一枝独秀的辉煌夺目,吸引四方势力自愿输诚。对比中国的多点发展,日本有些类似「一以贯之」,将国际上蒐罗而来的新知和物资统统送到国都集中,再间接分配各地方。

 

平安京坐拥政治中心位置千年之久,坐出了所向披靡的架势,所有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尖端科技都必须经由它消化反刍、过滤筛选,像是一座讯号发射电台,照亮了国都以外的一片荒芜。京都之名,真的是舍我其谁。

 

 

傲慢与偏见与京都

 

桓武天皇,父亲为二等皇族、母亲为朝鲜移民,一生最好的出路不过就是高级官僚的王室旁枝末节,莫名奇妙在连串斗争当中老年称帝(以当时医学程度而言,四十四岁登基可以说是行将就木了),其政治生涯最大贡献恐怕就是缔造了世间绝无仅有的京都。

 

京都的一切,举凡茶道花道、绘画书法、作息举止、呼吸吐纳,对于那些生活在一片荒芜之上的「乡间愚民」而言,在在是一种高级食粮。即便今日旅读京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那么一点儿傲慢与偏见,彷彿也甘之如饴。谁教他们是京都人呢!唯有京都能够骄傲得那么凝敛、凝敛得那么骄傲。

 

©视觉中国

 

↶↶↶加入旅读LINE@好友,免费送旅读中国杂志到你家!数量有限!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8年3月号【唐风平成:奈良─京都‧五回时间旅行】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