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十二月精彩封面】又风雅、又开阔、又细腻:南宋名士风流

【作者】 黄采薇
文_黄采薇/旅读中国 图_吴尚鸿/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国立故宫博物院 绘_希拉/旅读中国
2017年12月号 第70期
2017.12.22

 

《西园雅集图》成就了中国文坛上最光辉的一瞬间,中国千年来文人的精神追求于宋代行至高峰。他们烧香、点茶、插花、挂画,日常里离不开琴棋书画诗酒花。走进宋代文人丰满的精神世界,看他们怎么充满仪式感地过日子。

 

 

这天下午清风徐来,京郊花竹茂密处花香阵阵,人声隐隐。走近一看是十多人的文士聚会,瞧,那可不是大名鼎鼎的大学士苏东坡吗?

 

他身著黑帽黄袍,兴致盎然地倚著书案写字,驸马爷王诜(诜,音申)一旁张望,也难怪,他除了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本身也是位优秀的画家。还有谁在现场?苏辙闲适地靠在石盘旁,低头欣赏,黄庭坚、李公麟、秦观、张耒、晁补之也来了,而米芾呢早已有几分酒意,微风与竹林互相碰撞,偶得松韵,有书、有墨、有酒、有香炉,远方还传来清幽的阮琴音调。

 

这便是史上著名「西园雅集」的现场。

 

宋人西园雅集卷第一组图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中国艺术史上永恒的一瞬

 

雅集,文人雅士吟诗咏文、谈论学问的集会,传统上总和皇室贵冑拖不了干系,毕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社会声誉是维系家族地位的基石。然而,历经唐朝、五代更迭,传统世家大族遭受多次清洗,至以武将之姿夺权的宋太祖赵匡胤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有了更宽广的空间。宋代废除了权贵举荐的惯例,大幅增加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学而优则仕」的风气蔚为时尚,文人多了,交流日益密切,于是我们看到了《西园雅集图》中的景象:主角苏轼是超级偶像、北宋文坛盟主,苏辙是其胞弟,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画面中「苏门四学士」全数到齐,他们是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各有才名在外;王诜虽然贵为宋英宗女婿,为了苏东坡连官也丢了,可见两人是过命的交情;米芾与李公麟都是苏轼好友,也是书画大家,不用多介绍。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将《西园雅集图》称为「苏东坡群与其星光灿烂的朋友圈」。

 

词与瓷,无价之宝

 

还有还有,宋代还有令人心向往之的宋词与宋瓷。

 

苏轼之后,宋词分为两派,一派更注重音律,一派更看重内容,前者从柳永到周邦彦、李清照一脉相承,后者在苏轼后则以辛弃疾、陆游为宗。苏东坡年过卅后才开始写词,可这些抒发个人情感的杰作几乎改写了中国文学史。根据记载,他曾寻问一位善音律的幕士:「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方答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闻此言,为之绝倒,因为这正是两派词风最精准生动的说明。

 

©谢光辉/CTPphoto

 

和宋词同样价值无可估量的,是宋瓷,这几年在交易市场上突破天价的,总是宋瓷。二○一七年十月初,由联电总裁曹兴诚收藏的北宋汝窑青天釉洗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二亿六千万港元成交,打破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近年来茶文化日益风行,更让人回过头,对茶具也挑剔了起来。当然,真正的宋瓷只适合放置在博物馆或只是拍卖会的交易台上,但若存爱美之心,很容易在工艺品店里找到仿宋样式的瓷茶具,画存在于二次元世界,只用眼能欣赏,词佚失了旋律,只能单口朗读,可瓷器是真真切切能让人握在手上,触手温润,感受当年日常的美好。

 

 

©谢光辉/CTPphoto

 

©谢光辉/CTPphoto

 

西湖畔寻宋代遗风

 

现存最好的宋瓷都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多数宋代书画不是在台北、北京两故宫,就是为他国博物馆所拥有,而北宋文坛之盛况虽远非南宋所能追及,可要沾染昔日名士风流,我们还得拜访现在的临安。每年九月底,杭州会举办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南宋文化节」,吴山脚下艺文表演川流不息,杭州博物馆也有相关展出。若未能躬逢其盛,几个相关的博物馆都在西湖畔,环境特别好,而且,悉数免费,值得一访,最后,别忘了到西湖畔看看苏东坡。一生仕途不顺,可他在担任杭州知州期间治理西湖的成效,可是让当地老百姓很有感。他老人家的石像就立在苏堤南端,拜访西湖,不可不向这风雅开阔的文化偶像致意。

 

©视觉中国

 

✦更多内容请见《旅读中国》2017年12月号【穿越两宋京城─开封、杭州】

✦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热卖中,或线上火速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