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十一月精彩封面】古典与摩登的前哨:沈阳

【作者】 闻廷
文_甘炤文/旅读中国 图_卢大中/旅读中国、CTPphoto、视觉中国、RF123
2017.11.16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沈阳的发展起步得甚早──肇基于史前新乐文化,西汉时期便已正式建城(侯城);由于该地位处沈水之北,降及元代统治期间,遂依照传统「山南水北」的阴阳方位分划,将其定名为「沈阳」。

 

待到明末清初,沈阳迎来了第一波建设高峰: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国都自辽阳北迁于此,继位的清太宗皇太极则进一步修缮城区、营造故宫,并赐名天眷盛京,奠定了沈阳日后发展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格局。

 

而在现、当代史上,沈阳的名气同样响叮当。尽管先后历经俄、日等国侵扰以及军阀的割据统辖,然而区内超前的城市规划以及重工业的卓越发展,同样令人耳目一新。

 

如今历史的烟硝俱沉淀,新、旧交织的地景却成为当地突出的旅游特色,好比传统的故宫、昭陵体现了满清宫廷文化,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等记录了天下分合的扰攘,而融合哥德式风格的南关教堂(小南天主教堂)、由日人主持建成的沈阳火车站等建筑,则让沈阳的街市薰染了几分异国情调,在高纬度地方的蔚蓝天穹下兀自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活力!

 

 

街巷间的朝韩风味

 

中国东北方由于和朝、俄诸国接壤,因此在文化与生活习惯方面经常与他族交相浸染,沈阳也不例外──事实上在市区的多处街巷间,即可见到朝鲜族活动的踪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处地点分别是皇姑区的明廉路以及和平区的西塔街;而后者及其周边更是除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外,中国境内最大的朝鲜族集聚地。

 

走进全长近五百公尺的西塔街,不难发现夹道遍布著韩文书写的商标和市招,洋溢著满满韩风的服饰店和餐厅尤其受到观光客的欢迎:炸鸡、冷面、铜盘烤肉、辣炒年糕……当中不乏由朝鲜官方直营的饭馆(如平壤馆、牡丹馆等);日落以后,闪动的霓虹灯火伴随KTV传来的歌声欢畅地流泄,充分透露出西塔街的不夜属性。

 

打算由仙桃国际机场飞往平壤的旅人,不妨将沈阳视作入朝鲜前的最后补给站,趁著游憩片刻采买生鲜水果、干粮点心以及其他民生必需品。火车站前的商圈应有尽有,位于中华路和民族南街口的沃尔玛超市品项尤其齐备,适合一举选购──毕竟一旦跨越国界,要想取得日用物资就不是那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