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条通商圈

【作者】 闻廷
文_ 甘炤文、刘书甫、萧上晏/ 旅读 图_ 旅读
2022年10月号 第128期
2022.10.18

条通商圈就如同隐身台北闹市中的小异国,除了日文招牌与和风美食,经纬纵横的深巷间更每每含藏著关不住的风情。

 

 

尽管坐落于台北市人烟稠密的核心地带,相较于昔时「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一至三段)的森然气派,与之相毗邻的「条通商圈」,却总予人暧暧内含光的迷离印象。

 

从语源上分析,「条通」其实复合了汉语和日文的形音义:其中「条」为汉语中常用的街道单位量词,「通」在日文里,则用以指称东西走向的巷道,因此顾名思义,条通商圈即由或横或竖、彼此交织的巷衖所构成。

 

日治时期,今日的条通商圈在行政方面原被划定为「大正町」,范畴约莫等同中山北路以东、南京东路以南、新生北路以西以及市民大道以北围构出来的地理界域;早期这块精华地段乃效仿京都的城市规划,呈现棋盘格般分明的空间布局,并一度成为官舍丛集的高级住宅区,无论环境治安或生活品质均相对良好,包括总督官房营缮课长井手薰、华南银行创办人林熊征、台湾首位医学博士杜聪明等名流望族,都曾寓居于此。

 

倚托这段历史渊源,国府转进台湾后,行之有年的「大正町」遭废止,并改设区、里,「条通」也由白纸黑字的官方名称过渡为约定俗成的口头用语;与此同时,该区林立的木造官舍逐渐为中央信托局、财政厅等公部门接收,并迎来另一批渡海南来的达官显要。及至五〇年代,伴随相关政府单位的南移以及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的成立,本区的地景型态再度发生转变,大量进驻的外籍官兵促动周边休闲产业的发展,位于中山区的条通亦不能免,于是乎,原本的住宅社区开始朝消费经济的方向拓殖,从舶来商店到舞厅、酒吧,五光十色的洋气建置不啻为日后条通商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巷间的日场与夜场

 

然而,真正替条通商圈属性一鎚定音的,谊属接替美军留下的空缺、纷纷来台设点的日本商社了。

 

回顾上世纪七〇年代至九〇年代初,时值日企、日商向海外开辟市场的高峰阶段,台湾由于占得地利先机,加上彼时政府当来另一批渡海南来的达官显要。及至五〇年代,伴随相关政府单位的南移以及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的成立,本区的地景型态再度发生转变,大量进驻的外籍官兵促动周边休闲产业的发展,位于中山区的条通亦不能免,于是乎,原本的住宅社区开始朝消费经济的方向拓殖,从舶来商店到舞厅、酒吧,五光十色的洋气建置不啻为局亦亟欲引入外资、振兴百业,因此不少日籍员工外派来台,并选择带有日治时期遗绪的条通作为食、住、游、购的生活据点⋯⋯有了这群实力坚强的消费群体权作后盾,条通商圈自然也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不若大量连锁复制的品牌商行,条通区内错落的日料餐厅、居酒屋,每每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孤号;而过去,除却飘洋过海的上班族,许多来台就学或短期交换的日籍生亦喜欢前来此地打工,感受久违而熟悉的家乡味──换言之,由巷衖经纬而成的条通商圈,不仅在空间上自成一格,更缘著异国风情的挹注,经久蕴酿出不同于他处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文化氛围同样延续至华灯初上的夜生活。在条通区经营过数家日式酒店和酒吧的妈妈桑席耶娜表示,不论是日侨、观光客抑或长驻台湾的商务人士,在经过镇日劳碌后,总喜欢来条通消遣一番;毫不夸张地说,在商圈营生最鼎盛的阶段,打著日式名号开张营业的酒店和酒吧,一度要超过五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