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推荐】职人魂‧创新路:十五个工艺品牌的进化之道

【作者】
张尊祯、黄小靖、陈明辉、张淑卿
2022.01.17

从出生到老,身上所用器物不知凡几,皆由人造,过去的匠人各司其职,千百年来为社会提供日常所需当时的制造与使用者之间,有较多的情感联系,然工业革命后,制造与使用者间已然陌生,机械化使器物可大量生产而价廉,加上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更方便使用,手制品遂快速从市场消失,工时长、利润低、又脏又累的工艺亦随之凋零。

若为长久计,传统工艺要能持续,必须能有长期的收入支撑,口号或短暂的热情并无法止饑果腹,即使有机构赞助,所制的器物若无人购买使用,日后只会沦为博物馆的历史展品,因此活化传统工艺以符合当代需求,才能落实传承。《职人魂‧创新路:十五个工艺品牌的进化之道》在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支持下,由远流台湾馆团队采访记录了十五个跨世代职人家族故事,不仅叙述他们如何面对时代挑战、为传统工艺找出进化之路,并归纳出各品牌的特点与代表作。

产业化必须要有稳定的原料供给和机械化流程,「卓也蓝染」的郑淑美原植、本学农,决定自己种蓝草,她到山区寻找野生山蓝,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扦插成功。从种采收、做蓝靛、染色到产品设计、销售,都一手包办,原本纯手工染色转为机械化产制,缩短染程减少人力,让年轻人更愿投入。

改良工序也能增进产业化,「光远灯笼」花了十年改良灯笼竹骨架并获得专利,以此骨架应用于可供印刷作画染色又防水的合成布来印压灯面图案,这些研发使得灯具品质稳定,既能大量生产亦可准时交货。站稳脚步后光远转型为观光光厂延续文化传承,可面对面和顾客解释灯笼的涵义,避免挂上单一的孤魂灯。

前述两例只是十五个故事之一斑,现代生活形态转变,需求从机能转化为精神面,因此具有独特美感或与自然生态结合、触动人心的手感故事等的传统工艺,若能识情适性地贴近现代生活,便较容易继续留在路上吧。

 

【作者简介】

张尊祯

作家,资深编辑人,著有《我的幸福糕饼铺》、《台湾老字号》等。

 

陈明辉

策展人,台湾工艺美术学校发起人,台湾工艺专卖店负责人,政大科技管理与智财财产所博士候选人。

 

张淑卿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黄小靖

本名黄静宜,资深编辑人,策划编制数百种本土图书,曾获金鼎奖图书编辑奖。

【资讯内文】

作者_张尊祯、黄小靖、陈明辉、张淑卿

绘者_严芷婕

出版_远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