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奔向神圣境地:寻找心中的日月

【作者】 李智凯
文_ 李智凯/ 旅读、旅读编辑室 图_123RF
2021年12月号 第118期
2021.12.02

朝圣之路,一条人们在宗教或性灵生活中寻觅意义过程的路径,它既是概念又可成具体,既是神圣又与世俗紧紧相系。传统上,朝圣之路通常是指前往一处圣地,或者是对某人信仰有重要意义的路径,如基督徒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印度教徒浸浴恒河、佛教徒汇聚菩提迦耶等,又或如唐朝时玄奘几经颠沛流离、到天竺取经的路径。不过,现今所谓「朝圣」的概念本身,已经有所淡化、转化并重新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托斯丹‧范伯伦(Dean MacCannell)在他的著作《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Class) 中指出:「 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因为旅游就像是在进行一种仪式,在这种仪式中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摆脱出来,到一个与平时生活不一样的地方去经历某种变化,以便回来后能更好的工作。」特纳V和特纳E(Turner,V. and Turner,E)在针对朝圣者研究后也提出:「一名旅游者,有一半是朝圣者,或者说一名朝圣者有一半是旅游者。」在当代,旅游与朝圣已成一家,两者界线已然模糊。有鉴于此,不论是去探访小说场景、电影拍摄地甚至是名人的故居,只要该行程成为特定的一条路径、并为世人公认,都能被称作广义的「朝圣之路」。

 

天地人之荟萃

 

天、地、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被敬之为「三才」。早在千年以前,先贤圣哲就将人的精神与天地并立、与天地齐名,这种天人相应的观念,成为激励后世人们的永恒动力。而「朝圣」不就是人类提升精神层次,并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的一种方式吗?

 

正因为如此,在本期的《旅读》中,我们将世界各地的朝圣之路分为天、地、人三大主轴:问天|追寻心中信仰、探地|走访高山野境、访贤|寻觅故人旧事、溯源|亲近天地人间,并在每个主轴中都选粹数条最具代表性的朝圣之路,冀望人们能在朝圣的过程步履中不忘初衷。最后,也意图透过本期封面故事,带领疫情下无法实地走访的读者,来一趟丰富的纸上朝圣之旅!

 

©123RF

 

为何出走?怎样回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朝圣者之路,作家谢哲青曾写道:「走过圣雅各之路,并不会成就事业上的腾达,也不会圆满情感生活上的缺憾。但是,你已经走出迷乱与绝望……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一旦你再度陷入低潮时,不妨试著回想,那些在圣雅各之路上的日子。」

 

人在陷入迷惘困顿之时,总会想为生命找个出口,而「朝圣」就是千百年来人类看得见的光亮、看得见的出口。走上朝圣之路,不论在心灵上还是肉体上,都能让痛苦的灵魂得到暂时的释放,并在千里之外寻找那个想像中的 理想我 。回到故乡后,朝圣者或将再度回归平凡,或将再一次陷入迷惘,投入生活无尽的黑暗深渊中⋯⋯就如同电影《我出去一下》中的台词:「这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但并不意味著你将获得光明。对于许多事物,我们总是怀抱著梦想,一心渴望在遥远的尽头,等著我们的,是一片光明。但是,这一路上,却往往并不全然顺遂。正如同通往成功的荆棘之路,一路上跌跌撞撞所遇到的所有挫折、不足为外人道的事,都将成为最终的养分!」

 

朝圣归来后,若再度遭逢不如意不顺遂,请回想当时身为朝圣者的自己─那个简单且无所畏惧的自己,将那些过往的经验及养分提炼出来,再次面对眼前的人生。如此,「朝圣」将再度萌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