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会客室】观今宜藉古:公孙策─历史让人看见真实

【作者】
文_江杰骏/旅读中国 图_陈育升/旅读中国
2021年1月号 第107期
2021.01.20

历史对许多人来说,只是无数人名与地名的组合。对于专栏作家公孙策来说,所谓当下所发生的时事,都可以在过去的事件中找到对应之处。有所对应,就能藉由过去的作法,来作为现代的行动参考,这也正是公孙策专栏的文章有意思之处。

 

 

本名陈哲明的公孙策,讲课时总穿著唐装,不论是笔名或者服装,都很难不让人注意到他与历史的连结。下笔亦然,公孙策主写对于时事的观察,其探讨大量对照历史典故,让笔触多了一层深度与义涵,彷彿是在看一则则寓言。

 

在历史中上下求索

 

一九七○年,时任《中国时报》记者的公孙策主跑台北市议会,那时委员会在遭遇市民关注自来水费的调幅问题后,虽然调降了每度的收费金额,却也同时缩短了调降的年限,因此公孙策特别在报导中引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狙公赋芧〉篇──即朝三暮四的故事,在当时受到许多关注,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最后的决策。公孙策自此开始了引用历史故事写作的起点。

 

「一开始写好哇!」公孙策坦言,在当时,他每周必须用两张纸:一张纪载当周大事,另一张则是把找到的历史典故或是寓言记下来,如果比对吻合,就找到了下笔的题目。有时候,一个星期里有三个下午的时间都可能要泡在市议会图书馆里面看书找资料,持续累积之下,也使他对于史料越来越熟悉,也开始可以信手捻来,依当下提到的时事,马上联想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公孙策于《商业周刊》撰写专栏之后,开始了廿多年积累的〈去梯言〉专栏也成了他的招牌。以《三国演义》中「刘表的长子刘琦向诸葛亮求计,诱其上楼观书揭去梯子,再求其献策」的桥段,为专栏命名,就是希冀「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话」,再借用《七侠五义》中包青天的师爷公孙策为笔名,敢说敢讲的风格、观照古今的智慧,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陈育升/旅读中国

 

观察过去:两个十年的巨变

 

廿一世纪伊始,公孙策指出人类已历经两个十年的巨变。公孙策回忆在商业周刊写专栏的岁月当中,已从进图书馆找资料转变成上网蒐集。Google 的盛行造就了知识的爆炸,从此人们可以透过网路,初步搜寻、蒐集所需要的各种初步

讯息。在公孙策的眼中,从千禧年以来至二○一○年来最巨大的变化,Google 当之无愧。

 

而二○一○年至今,公孙策认为,影响人们最大的则是智慧型手机, 其中更以Apple 的iPhone 为最。他认为贾伯斯的历史地位远超过比尔盖茨等科技巨头。因为iPhone 先摧毁、打破了过去人们使用手机单纯通话的行为,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时代,树立了消费者新的使用习惯,也建立了许多引领业界的规范,成趋势的先驱者。

 

观察现在:宛如从春秋进入战国的多事之秋

 

西元二○二○年不只科技演变快速,也是世界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在公孙策看来,去年一整年的变化,远超过过去几年的总和。他认为现在的世界局势,叫做春秋进入战国的关键时刻。

 

春秋时代在中期后,演变成了北方中原以晋国为首的华夏诸国,与南方楚文化两大集团的对抗,但是谁都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剩下晋国独大,最后演变成三家分晋,就进入了战国时期。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局势的变化──原本由盟主济弱扶倾,转变成强国灭弱国的兼人之国、并人之土。

 

回到当代局势来看,苏联在西元一九九○年垮台以后,美国在过去卅年期间独大,不过近年来霸凌盟国的消息频传,加上新冠肺炎的疫情,使美国国力不断衰弱。若美国继续我行我素,国际政治也将因为没有盟主而进入战国时代。不论是经济或是外交局势,必定会掀起一波浪潮。而没有盟主领导,更有可能导致国际秩序大乱。这也是公孙策最忧心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