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由来同是一干坤:台大易学社的神秘天地

【作者】 闻廷
文_甘炤文/旅读中国 图_麦翔云/旅读中国
2020年10月号 第104期
2020.10.2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今随著全球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类认知学习的进程似也不断往后伸延──尽管年届四十,许多人的胸壑间依旧填载满坑满谷的疑问与难题,更甭提要在余下的十年光景间洞悉机缘、勘破天命了。

 

回过头来审视,与《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并列的《易经》,或许正是孔夫子得以不惑、得以知天命的终极法宝吧(尽管孔子仍谦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事实上,历久弥新的「易学」流传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间各门各派所积累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自《易经》内容推衍而来的思想体系,更经后人发扬,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成为待人处事的通则与绳墨。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料想这门古老而精邃的学问恐怕不容易亲炙;然而廿一世纪的台湾,在最高学府「鹃城」里头,却有一群青春正盛的学子决意泅游于这片无垠的知识洋域,自千变万化的卦象间返照自身的朗朗干坤──与其简单地将他们定位为文化火炬的承递者,抑或崇尚蓍筮术数的执迷分子,倒不如说是生命本身的能量,推使他们从内而外迸发自鉴鉴人的好奇心;而由衷诞生的一则则「天问」,必须凭藉著同样诘屈复奥的易理解答,方能指点前方一片江山,或者桃源。

 

易学,易学?

 

台大易学社创立于一九八八年,营运迄今已逾三十载,期间不仅广纳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领域的校内学员,与此同时亦敞开大门欢迎那些对相关议题感兴趣的社会人士──于是无分年龄、阅历和生平背景,大家得以在课堂间彼此切磋、相互琢磨,此番打破外内分际的共修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中显得十分特出,却也鸣应了「同人于野」的道理;而为求与时俱新,易学研究社在八年前进一步成立线上粉丝专页,以期与各地的易学同好进行更为即时的交流。

 

推本溯源来看,每位学员投入易学研究的动机其实互有参差,好比有些人因为雅好古典文学,因而从卦辞、卦义的对照间觅得了读解的乐趣;有些人自小便对星占、塔罗等玄秘法门别具体会,爱乌及屋下继而涉猎这门古老的学问;有些人则是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易卦占测,而其「准头」竟或成为一道机缘,引领来人进入命理研修的殿堂──殊途犹能同归,此间不变的是对于生命历程本身持续的扣问与追寻。

 

如今,台大易学社除却定时举办社课,邀请学有专精的讲者分享紫微斗数、易经占卜的学理内容及期后续运用,也藉由大专营队、社团博览会等活动广结同道新知,甚至设法和塔罗社等外社共同规划「台大神秘周」,将统绾易理、易象和易数的易学进行系统化的推广。正如易学社指导老师粟明德先生所言:知命方能用命,用命方能造命。对这群鹰扬般抖擞的莘莘学子来说,易学决不仅是古书上晦涩的篇章句读,却合该是当代人得以深刻认识自己、开解心向和潜能的一把秘钥!

 

©旅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