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臺北故宮的奧秘:一場穿越千年的藝術之旅

【作者】 曾令愉Lynn
文_曾令愉/旅讀 圖_陳育陞、曾令愉/旅讀、CTPphoto、視覺中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3年12月號 第142期
2023.12.06

人們說,臺北故宮收藏的文物是「精品中的精品」,讀懂了臺北故宮,便是懂了一部中國藝術史。這座在大時代之下,因應文物遷臺而建成的博物館,裝載著千年來的奇蹟,靜靜等待目力獨到的鑑識家,一眼千年……

 

 

北京故宮之大,練的是腿力;臺北故宮之精,練的是眼力。

 

臺北故宮的展覽形式,可分為常設展、例行展與特展。常設展以家具器物類為主,為可長時間展示者,展期以年計;例行展以書畫為主,每季更換展品;特展則依主題而定,多為各處室獨立辦理,亦有跨處室共同舉辦者。

 

若有充分餘裕或願意經常造訪,最佳方式當是每一展間細細欣賞。但若只能待在故宮一日甚至半日,那就直攻不能錯過的重磅精品!

 

肉形石高僅不到6公分,十分迷你 ©視覺中國

肉形石高僅不到6公分,十分迷你 ©視覺中國

 

 

尋找故宮三寶

 

說到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素有院方版與民間版兩種說法。民間版三寶為眾所熟悉的翠玉白菜、肉形石與毛公鼎,又被稱為人氣三寶,甚有「酸菜白肉鍋」之戲稱。不過,三寶之中真正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寶的只有毛公鼎,翠玉白菜與肉形石則為次國寶一等的重要古物。那這人氣三寶,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翠玉白菜原是直立於琺瑯花盆裡,北平故宮成立玉器陳列室時為其改配木座,方成為大家所熟悉的斜擺形式 ©國立故宮博物院

翠玉白菜原是直立於琺瑯花盆裡,北平故宮成立玉器陳列室時為其改配木座,方成為大家所熟悉的斜擺形式 ©國立故宮博物院

 

從最紅的翠玉白菜說起吧。這顆可可愛愛的白菜,幾乎成臺北故宮的代名詞,甚至吉祥物「小翠」也以之為原型。根據參與押運國寶南遷的第一代故宮人那志良回憶,早在1930年代紫禁城對外開放展覽時,它就意外地頗具人氣,「到臺灣後,它的名氣更大,時常有人在剪票處就問:『那棵翡翠白菜展覽在哪?』」

 

2014年,翠玉白菜首度出國展覽,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別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神品至寶」亮相,不但獲得專室展陳的特殊待遇,還有專屬周邊商品專區。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撰文回憶,他與好友翁倩玉一同觀展,皆大感驚訝:「翠玉白菜是這麼的美嗎?」堪稱翠玉白菜明星生涯的高光時刻。

 

而最常與翠玉白菜「組團」的肉形石,二者同屬巧雕。巧雕是玉工利用玉石本身的顏色與紋理因材施作,高度考驗雕工及創意,十分容易擄獲人心。這白菜與肉,恰一葷一素,成為巧雕界最佳拍檔,實不意外。但,形象嚴肅正經的毛公鼎,又怎麼會「攪和」成一鍋「酸菜白肉鍋」呢?據許雅惠教授統計,其實毛公鼎才是最早受到媒體輿論關注的故宮人氣國寶。這件命運顛沛流離的國之重寶,因具有王權正統象徵,在196070年代堪稱故宮最經典的文物;但在1990年代,在媒體報導次數上被翠玉白菜及宋畫三寶超越。

 

毛公鼎為當今出土青銅器中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

毛公鼎為當今出土青銅器中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

 

即便如此,毛公鼎仍然是教科書中被列為故宮經典代表的文化符碼,印象深植人心。約在2007年,電視節目「沈春華life show」調查年輕學子對故宮印象最深刻的文物時,有學生給出「酸菜、白肉、鍋」這一創意十足的回答,代指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或許這無心插柳,正是當今故宮人氣三寶的開端。至於故宮院方版的鎮院三寶,是院內收藏三件最重要的宋代山水畫──〈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不過,這三寶在2021年「鎮院國寶」特展甫合體展出,依據故宮的限展規定,再次亮相最快也要等2024年底後了。

 

 

價值連城的皇家寶貝

 

去年10月故宮驚傳破碗事件,媒體紛紛報導三件破損文物「價值逾25億」,讓不少民眾驚訝地意識到:原來故宮裡的東西「貴」到這種程度!

 

以拍賣市場類似成交案例而言,所謂25億,實有高估之虞。不過,作為皇家珍藏,故宮文物堪稱每個時代最精華的藝術與工藝成就,更有眾多由宮廷造辦處所出精品,其價值不應只以金錢衡量,欣賞時,應就其歷史背景、材質、技法等角度觀察,體會其在文化傳承上的無價。

 

臺北故宮展出西周晚期頌壺,是個巨大酒壺。

臺北故宮展出西周晚期頌壺,是個巨大酒壺。

 

 

【翠玉白菜】

 

紅到日本的人氣天菜。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菜葉上停留的螽斯和蝗蟲,寓意多子多孫。其材質是塊半白半綠且帶斑塊的翠玉,以瓶罐鐲珮而言並不是一塊良材,但玉工將缺陷轉化為白菜的造型──綠成菜葉,白是菜梗,裂璺藏在葉脈中,斑塊則為經霜痕。欣賞時不妨細細觀察工匠因材施藝的巧思。

 


 

展示地點_302陳列室(12月中旬至明年3月暫移展臺南市美術館)

 

 

【康熙宜興胎畫琺瑯】

 

紫砂為宜興特有,創始於宋而興盛於明清,康雍乾盛世受皇家喜愛,成為御用器皿。康熙朝時,皇帝主導琺瑯彩工藝計畫,研發過程中發現琺瑯料較易附著於粗糙的器胎,因而宜興民窯特地燒造一批紫砂胎的茶壺與蓋碗,送至宮中加飾琺瑯彩。這批康熙朝的宜興胎琺瑯彩茶具傳世僅19件,全數收藏於臺北故宮,絕無僅有,堪稱超級獨家的無價之寶。

 


 

展示地點_207陳列室

 

 

【毛公鼎】

 

王權正統的象徵。內有五百字銘文,是目前所知銘文最長的一件青銅器。銘文體制與《尚書‧文侯之命》相似,且為未被後人傳抄纂改的原典,可以從銘文中看到周朝君權天授的「天命」觀念、收稅的制度,極具歷史研究價值。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示地點_305陳列室

 

 

【肉形石】

 

巧雕界的師奶殺手。以碧石類礦物製成,其紋理層層堆疊,藝匠據此天然特徵再予以加工,先於表面細密鑽點,營造毛孔的效果,還使質地較為酥鬆,易於染色,上層染成褐紅色,正像是肉皮浸過醬油一般,廚房裡的婆婆媽媽見了,無不驚呼:「這塊滷真透!」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示地點_302陳列室(目前暫移展嘉義南院,預計至5月中旬)

 

 

【汝窯瓷器】

 

汝窯瓷為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之首,燒製於宋徽宗時期,僅約二十年左右的時間,目前存世僅約90件,極其珍稀。臺北故宮珍藏21件,為全世界數量之冠。欣賞汝窯瓷器時,可留意特殊的雨過天青色與魚卵般的開片紋理,以及為了讓器表滿釉而以支釘將器底支起的「支釘燒」痕跡。201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出現一件曹興誠舊藏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00萬港元成交,約合新臺幣11億元,可見汝窯身價之高。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示地點_205陳列室

 

 

【轉心瓶】

 

轉心瓶為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精心研發,由外瓶、內膽、上蓋組合而成,觀者可自頸部握住轉動,從外層鏤空看到內層轉動的圖案。由於瓷土與釉料燒製時會有膨脹率的問題,加上需多次入窯燒造,失敗率極高,為乾隆朝獨有,空前絕後。市場上凡見轉心瓶皆價值不菲,去年香港蘇富比拍出一件御製洋彩紫紅錦地乾坤交泰轉旋瓶,成交價為17,700百餘萬港元,約合新臺幣7億元,亦屬天價。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示地點_205陳列室

 

 

【萬曆五彩】

 

明代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各朝皆有代表釉色,如永樂甜白、宣德青花、成化鬥彩、萬曆五彩等,其中萬曆青花五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彩結合,製作難度很高,此件五彩百鹿尊滿繪群鹿89頭,構圖豐富,且礬紅彩又分出濃淡兩色,實不多見。今年紐約亞洲藝術週佳士得拍出一件相似的五彩百鹿尊,以美金693,000元成交,約合新臺幣2,230萬元。

 


 

展示地點_205陳列室

 

****************************************

曾令愉Lynn

 

曾令愉Lynn

 

現任《旅讀》雜誌企劃編輯。1988年生,政大中文系碩士,採訪經歷藝文、建築、教育、旅遊等領域。上班努力做一個文字從業人,下班努力做一個跑步的人。cgcfish@gmail.com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兩岸故宮100宮略》

202312月號 第142

https://www.orchina.net/product/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