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信美吾土 樂。斯屬:從異域到故鄉

【作者】 甘炤文(Tiger)
文_ 甘炤文、黃雪瀅、蕭上晏/ 旅讀 圖_ 123RF、樂。斯屬
2022年4月號 第122期
2022.04.05

因為在大學時期接觸了相關服務性社團,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就此結集,希望透過系統化的文史教育以及青年培力訓練,在迢遙的泰北地方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海島與山鄉的跨境串連

 

二〇二一年下旬,樂。斯屬團隊假濕地Venue 空間,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肉噪販」活動。在這場可供來賓互動的實體展覽中,團隊一方面彙整週邊資料,呈現這些年來深耕泰北地區的服務成果;另一方面,有鑑於泰式打拋肉與臺式滷肉間隱約存在的家族相似性,主事者遂決意由「市場」、「食物」的角度切入,意圖藉由常民文化串結起臺灣與東南亞的關係。

 

比諸灌輸相對冷硬的文史知識,此番以民生議題「軟著陸」的策展規劃可謂別開生面;而團隊饒富創意的設計理念,其實也早已經由他們在泰北地區開展出來的教育內容獲得印證。在連續數年的服務過程間,團隊成員或走進山村,或深入民居,腳踏實地發現在地的需求;而田野調查所積累的訪談資訊,則為服務方針提供反饋,於是乎,樂。斯屬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包括著手整理泰北義民文史館的文獻、開發協同性課程教學、製作主題繪本等,由是打開在地學子多元參與創生的可能。

 

盈萱以為,泰北美斯樂一帶多為「孤軍」族裔,此間固然存在錯綜複雜的國族與身分認同問題,但推究其今時發展不易的根源,或在於年輕世代和父祖輩間生命記憶的斷裂;一旦學生有機會得以認識自己、理解過去,這些關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解答,終將生成一份對在地的情感羈絆⋯⋯人與土地間一旦產生深層的連結,那麼「地方創生」意識自然水到渠成。

 

樂。斯屬成員實地走入泰北,和住民相談。 ©樂。斯屬

 

泰國初體驗:(冷靜一下,沒關係)!

 

回想起初次踏上泰北這片土地的歷程,盈萱分享自己在大學時代曾率領一眾社團成員搭機離臺,及至由曼谷轉往清萊,過程中卻因為語言未通、且不熟悉當地路況,落得羔羊迷途般的窘境,幸虧最終仍得勉力抵達目的地。至於祐瑄,則由於同行者稍早的「前車之鑑」,免去了摸索交通動線的煩難;初臨異地,除卻曼谷素萬納蓬機場及其週邊尚透露出幾許他鄉情懷,最讓她感到驚訝的是,泰北明媚涼颯的自然環境和風土季候,反倒與臺灣某些鄉鎮地方極其相似,頗令人備感親切!

 

在口味方面,泰北地方歷來麇集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加以因地處相對潮濕的山區,故在地住民每每深諳醱酵、醃製等食物保存之道,平素亦喜以各式各樣的香料入餚,只要舌尖不排拒酸、辣,要想融入泰北生活,並不是難事。

 

盈萱更提及,山區間錯落分布的少數民族不僅豐富了飲膳文化,每年他們亦將舉辦聯歡活動,屆時,族人們將換著五彩繽紛的民族服飾、由各地熙攘而至,形成嘉年華會般的熱鬧市集──所謂「假面飾金銀,盛裝搖珠玉」的場景並非古典文獻上遙遠的記載,在此卻是如假包換、得以躬身體驗的盛典。

 

©123RF

 

無論如何,對樂斯。屬團隊而言,泰北或者「美斯樂」或可視為其萌發文史創生理念、革新志願服務內容的起點,卻不會是終站;未來,他們還將秉持著熱忱洋溢的初心,在海外的異域偏鄉成為一股推動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