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編輯室報告】原來我們這麼近

【作者】 甘炤文(Tiger)
文_甘炤文/副總編輯 圖_麥翔雲/ 旅讀
2022年4月號 第122期
2022.04.01

這幾年,在職場勞動的同時,也抽空回學校進修、攻讀博士學位,每當感到身心俱疲、書和電影再不能安慰倦苶的眼睛時,常常,我便逕自打開電腦,在比價網站上搜尋轉往東南亞各地的機票,幻想一場飛往炎方熱帶的旅行。

 

不知起自何時,「東南亞」的意象開始頻繁出沒於日常生活當中:例假日時節,臺北車站附近總可見女性印尼移工披戴頭巾、三兩成群走逛的身影;走入街頭小店,來自越南的牛肉河粉、生春捲,以及馬來西亞的叻沙、肉骨茶,始終蒙獲消費受眾的眷愛;透過電視轉播,菲律賓因颱風侵襲而引發水患的消息,頗令大家銘感,而有關緬甸內部、族群與宗教紛歧不斷的國際新聞,同樣讓人感到怵目驚心;更不提我出於學術研究需求,迄今已然學習泰語近三年的光景⋯⋯林林總總的互動指涉,似也在無形中強化了自身與「東南亞」之間的聯繫。

 

若自更宏觀的視域觀照,臺灣作為典型的移民社會,勢必難以自外於南來北往的跨界交流;事實上,無論是出於求學、謀生或因締結婚姻關係而落居臺灣,這些來自海外的東南亞社群,於今早已蔚然成彩,並為島嶼既有的文化內容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與創意。

 

本期的封面故事,除了雙向訪問「臺灣在東南亞」、「東南亞在臺灣」的單位及個人,另也介紹了東協廣場、華新街(緬甸街)以及桃園火車站周邊商圈──循其各自的發展脈絡,它們或因歷史機遇而逐漸凝聚為社區,或由政府積極促動,產、學方共同響應,方才形成整體規模⋯⋯不論如何,疫情趨緩的當下,與其不斷翹首企盼當局陡然放寬出入境限制,或也不妨先將好高騖遠的目光收回,轉而聚焦在地,規劃一場「在臺灣的東南亞小旅行」。

 

實際走入新移民或移工的生活圈,也許將發現──如同那句熱播多年的茶品廣告台詞──原來我們這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