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彩封面故事】《天工開物》科技工藝:昇華之力

【作者】
文_ Red Vera/ 旅讀 圖_任中豪/ 旅讀、CTPphoto
2021年11月號 第117期
2021.11.11

離火紅而至黑孕其中,水銀白而至紅呈其變,造化爐錘,思議何所容也。──〈天工開物.丹青第十四〉

 

 

一個國家的底氣,可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層面。

 

硬實力者,軍備武器也。〈佳兵〉一章,就記載了弓、箭、弩、盾等冷兵器的製法;以及西洋大砲、地雷、混江龍(水雷)、鳥銃(長火槍)等火器,其中還包括一種名為「萬人敵」的旋轉式火箭彈,宋應星特地說明,這是十年內新近發明的武器,最適合守城(見P.44)。而在《天工開物》出版隔年,宋應星的好友陳弘緒擔任晉州知州,便利用這種炸彈擊退了攻城的清兵。

 

既危險又美麗的化學物

 

有趣的是,與炸彈火藥相關的化學物質提煉技術,卻分布於自民生日用品角度出發的〈燔石〉、以及用作書畫原料的〈丹青〉兩章,彷彿印證了知識之用的多面性,是殺戮、滋養、還是藝術?全憑人心自決。

 

〈燔石〉指金屬之外的物質燒煉,包括石灰、蠣灰、煤炭、各種礬類,以及可以製作炸彈的硫黃與砒霜。但書中也特別說明,明朝的砒霜產值成千上萬,其中只有少部分用於火藥與合金,其他都用來灑入稻田當農藥。這是明朝的新農法,後來隨著《天工開物》傳入朝鮮,改善了朝鮮的農業。

 

在〈丹青〉中,除了墨與各色顏料製作外,還記載了用水銀加硫黃來提煉人造朱砂(琉化汞)的技術,不僅有製程,還有精確原料比例,非常符合近代化學原理。

 

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軟實力方面,〈陶埏〉與〈殺青〉兩章則刻鑄了最燦爛的明朝文化。

 

〈陶埏〉從日用磚瓦、碗盤容器,到昂貴的藝品瓷器,都詳細記載了燒製技巧,包含了冰裂紋、米粒紋等紋樣,以及青碧色、紫霞色、宣紅色等特殊色。

 

講述造紙的〈殺青〉則呈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造紙術。歐洲直到十九世紀仍採用麻料、破布造紙的古法,原料有限,紙價昂貴;明朝則使用桑、竹、構樹、木芙蓉等不同原料造紙,利用不同原料的紙漿配比,製造出書畫紙、傘扇紙、包裹紙等產品;在竹子稀少的北方,甚至還出現了用廢紙作紙漿的再生紙技術,概念相當前衛。

 

©謝光輝/CTP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