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旅讀早安】睽違九年!雲岡石窟重開「音樂窟」

【作者】
文_曾郁芸 圖_CTPphoto
2021.07.21

歷經九年的修繕,雲岡石窟第11窟到第13窟,終在今年6月完工並正式開放,當中包含蜚聲中外的「音樂窟」,再現絢爛的佛國樂舞。

 

 

石頭裡的信仰與歷史

 

2012年6月,雲岡石窟第11窟到第13窟封閉實施窟檐建設、壁畫維護和危岩體加固等工程,終在2021年6月竣工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試開放,讓民眾有機會一睹石窟內的梵影佛光。

 

第11窟有雲岡石窟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太和七年造像題記》,對於石窟藝術的歷史分期及建造石像的動機、時代背景等內容,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第12窟則是著名的「音樂窟」(也稱「佛籟洞」),多樣的樂器雕刻,如:箏、排簫、琴等中國舊樂,還有龜茲五弦與齊鼓、羯鼓、羌笛等,再現以樂舞供佛的盛大場景,更是北魏各民族藝術交融的寫照;至於第13窟正中央端坐一尊高約13.5公尺的交腳彌勒佛像,神情莊嚴祥和,右手腕下有一「托臂力士」支撐其掌,頗具造像巧思!

 

 

讓石窟也能雲遊世界

 

除了現地欣賞,你知道石窟也能3D列印帶著「走」嗎?自2003年,雲岡石窟展開數字化工作,為其建立了3D數字檔案,打造維護、研究、管理、展示等一體的數字化平台,人們可以對石窟的狀態有即時且精準的掌握,這對於容易受到自然災害而損毀的石窟藝術有積極的保存意義。

此外,第12窟「音樂窟」還藉由三維激光掃描、無人機等科技操作所儲存的精密數字檔案,以3D列印的方式等比例複製,於2020年9月成功地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組裝亮相,開啟「行走世界」的第一站,讓更多民眾欣賞到石窟內伎樂天的曼妙舞姿、遙想那悠揚的淨土梵音;2020年12月底,「音樂窟」再次從浙江「走」到上海,有了這些嘗試,未來,石窟能雲遊世界各地將不再是困難!

 

 

榮獲世界遺產認證

 

雲岡石窟代表著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在西元5、6世紀的發展,也呈現中西文化的交融與創新,於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讓穿越千年而來的諸佛能得到更為細緻的呵護,成為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璀璨的一頁!